【岐黄之术】

肺痈肠痈胃脘痈

《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丹〕疽发于内者,肺痈、肝痈、肾痈、肠痈、囊内痈、附骨痈,惟肺痈须先解表,令表而出之。

〔《千》〕咳唾脓血,其脉数实者,为肺痈。若口中咳即胸中隐痛,脉反滑数,此肺痈也。

问曰∶病者咳逆,何以知其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如?曰∶寸脉微而数。微为风,数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逼于荣,吸气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卫,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吐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问曰∶振寒发热,寸脉滑数,其人饮食起居如故,此为痈肿。医反不知,以伤寒治之,不应,何以知有脓?脓之所在,何以别知其处?师曰∶假令脓在胸中者,为肺痈,其脉数,咳吐有脓血。设脓未成,其脉自紧数,紧去但数,为脓已成也。

〔《要》〕小青龙汤(方见伤寒条。)

〔《要》〕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痈,喘不得卧。

葶苈(炒黄,研细,丸如弹大) 大枣(十二枚)

水三升,入枣,先煮取二升,去枣,入葶苈,又煮一升,顿服之。又曰∶治肺痈胸满胀,一身并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知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用前方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须先与小青龙汤一剂,乃与之。

〔《要》〕桔梗汤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粥者,肺痈也。

桔梗 甘草(炙。各一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亦治喉痹。《三因》甘草倍之,每四钱,名四圣散。《千金》亦名桔梗汤,用桔梗三两,甘草二两,服后,必吐脓血。

〔《要》〕苇茎汤治肺痈。又云∶一本治咳有微热,烦满,心胸甲错。

苇茎(三升,切) 薏苡仁(半升) 冬瓜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去皮)

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 ,入诸药,取二升,分温五服,当吐如粥。《千金》云∶肺痈当吐脓血。(苇茎即汀洲间芦荻之粗种也。)

治吐脓血,如肺痈状,口臭,他方不应者,宜消风散。入男子发灰,研细入和之,清米饮下,可除根,只两服。亦治吐血。(消风散方∶荆芥川芎羌活人参茯苓僵蚕防风蝉蜕藿香各二钱,浓朴陈皮各半两,为末是也。)

〔韦宙〕独行方治心胸甲错,为肺痈,黄昏汤主之。

用夜合皮掌大一枚,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夜合树,按本草即乌农树。)

上肺痈证治,《要略》以小青龙汤先与一剂,乃行气取脓之药,将以解表之风寒邪气,此治肿疡之例也。

后以韦宙方终之者,将以补里之阴气,此治溃疡之例也。(以上六方皆丹溪所集。)

〔梅〕如圣丸治风热毒瓦斯上攻,咽喉痛痹,肿塞妨闷,及肺痈喘嗽,唾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臭腥,久久咯脓,状如米粥。

樟脑(另研) 牛黄(另研) 桔梗 甘草(生用。各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每两作二十丸。每用一丸,噙化。

〔丹〕济生桔梗汤治肺痈,心胸气塞,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足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桔梗、贝母、川归、栝蒌仁枳壳、薏苡仁桑白皮防风,以上各一两,生甘草、杏仁、蒸百合各半两,黄 一两半。

上修事 咀,每服四钱,水一碗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服。若大便秘,加大黄。小便秘,加木通

〔仲〕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 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

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碗则定。(此亦《要略》方,丹溪不删,采用之者,必有微意存焉。)

〔丹〕肺痈。《医垒元戎》搜风汤吐之。(搜风汤未考。)

〔《本》〕治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皆痛,升麻汤

升麻 桔梗 薏苡地榆 牡丹皮 芍药(各半两) 甘草(二分)

上锉粗末,每一两,水一升半,姜五片,煎去渣,日三服。

〔丹〕济生排脓汤治肺痈得吐脓后,以此排脓补肺。

生绵 二两,细末,每二钱,水一碗,煎一半服。

肺痈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蔹煎汤饮之。

肺痈已破,入风者不治。肠痈,《千金》谓妄治必杀人。肠痈为病,小腹重而强,按之则痛,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如肿状,其脉数者,小有脓也。巢云∶洪数者,已有脓,脉若迟紧者,未有脓。甚者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自脐出,或大便出脓血。

〔《脉》〕问曰∶羽林妇病,何以知肠有脓?师曰∶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荣,数则为卫,卫数下降,荣滑上升,荣卫相干,血为败浊,小腹痞坚,小便或涩,或自汗出,或复恶寒,脓为已成。设脉迟紧,则为瘀血,血下即安。

〔《要》〕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身甲错,腹皮急如腹胀,本无积聚,身热脉数者。

附子(炮,二分) 败酱(五分) 薏苡仁(一钱)

上为末,每服方寸匕,以水二合煎,顿服,小盒饭下。《三因》薏苡仁、附子同前,败酱用一两一分,每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千》〕大黄牡丹汤 治肠痈,小腹痞坚,或偏在膀胱左右,其色白坚大如掌热,小便自调,时自汗出。脉迟坚者,未成脓,可下之,当有血。脉数脓成,不复可下。

大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芒硝(二两) 冬瓜仁(一升) 桃仁(五十个)

上 咀,水五升煮一升,顿服,当下脓血。《删繁》用芒硝半合,瓜子五合。刘涓子用硝石三合,《肘后》同,名瓜子汤。《三因》用大黄、桃仁各二分,瓜子三分,牡丹皮一钱,硝二钱,锉散作一帖,水三盏,煎至八分,去渣,入硝再煎沸,顿服无时。

〔无〕薏苡汤治肠痈,腹中痛,烦躁不安,或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虚热,多有此病,纵非痈,但疑是者,便可与。或有差,亦无妨。

薏苡仁五两,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子仁四两。

锉散,每四大钱,水盏半,煎七分服。姚氏去桃仁,用杏仁。崔氏加芒硝二两。《千金》方同。

医案曰∶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脉滑数,时作热,腹微急。孙诊曰∶腹痛脉当沉细,今脉滑数,此肠痈也。以云母膏一两,作丸如桐子大。以牛皮胶烊,温酒调胶水,下丸子药。晌时服尽膏,下脓血一盆而安。

〔《千》〕灸法,屈两肘正肘头锐骨是穴,灸百壮,下脓血而安。

王氏《余话》有妇人肠中痛不可忍,大便自小便出。李生诊之曰∶芤脉见于阳部,此肠痈也。乃出云母膏,作百十丸,煎黄 汤吞下,利脓血数升而安。李曰∶寸芤积血在胸,关芤为肠生痈也。

李乃杨吉老之婿,弃举业习医,官取医博士。内疽者,皆因饮食之火,挟七情之火,相郁而发。饮食者阴受之,七情者脏腑受之,宜其发在腔子而向里,非干肠胃肓膜也。谓之内者,以其视之不见故名焉。

上肠痈五方,丹溪先生所集也。前三方内,其《要略》一方,元本虽云内有痈脓,然先生不言之,而又连《千金》、《三因》二方置于篇首者,盖亦肿疡泻利例也。后二方用胶烊黄 煎汤。吞药者,盖亦溃疡补例也。

〔《素》〕帝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甲乙经》“沉细”作“沉涩”。)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中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病能篇)

〔河〕射干汤治胃脘痈,人迎脉逆而盛,嗽脓血,荣卫不流,热聚胃口成痈。

射干(去毛) 栀仁 赤茯苓(去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一两半) 白术(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入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温服,不计时候。

〔《要》〕复元通气散治诸气涩,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止痛消肿。

青皮 陈皮(各四两) 甘草(三寸,生熟各半) 穿山甲(炮) 栝蒌根(各二两) 金银花(一两)连翘(一两)

上为细末,热酒调下。

〔丹〕肠痈,大肠有热积,死血流注桃仁承气汤连翘秦艽。近肛门破,入风者,难治,用防风之类。大凡破伤风,在头面则以白芷为君,防风头佐之,盖去头面皮肤之风故也。在身体及四肢则以防风为君,随身梢用,下部则以独活佐之。肺痈吐脓后,其脉短而涩者,自痊;浮大者,难治。其面色白而反赤者,此火之克金,皆不可治。

《金匮方论》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按此言肺痿属热,如咳久肺伤,声哑声嘶咯血,此属阴虚火热甚是也。本论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干姜,此属寒也。肺痿吐涎多,心中温液者,用炙廿草汤,此补虚劳也。亦与补阴虚火热不同,是皆宜分治之。故肺痿又有寒热之异也。

〔《精》〕劳伤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内盛于肺也。则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胁胀满,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保》〕肺痈者,由食啖辛热炙爆,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所致,治之宜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1. 肺痈肠痈胃脘痈《医学纲目》
  2. 肺痈案《丁甘仁医案》
  3. 肺痈喘《中医词典》
  4. 肺痈《灸法秘传》
  5. 肺痈喘急满《圣济总录》
  6. 肺痈《金匮钩玄》
  7. 肺痈二《金匮悬解》
  8. 肺痈《中医内科学》
  9. 肺痈方《冯氏锦囊秘录》
  10. 肺痈《外科启玄》
  11. 肺痈方九首《外台秘要》
  12. 肺痈《奇效简便良方》
  13. 肺痈肺疽《外科全生集》
  14. 肺痈《丹溪治法心要》
  15. 肺痈肺痿《景岳全书》
  16. 肺痈《仁术便览》
  17. 肺痈肺痿《续名医类案》
  18. 肺痈《吴鞠通医案》
  19. 肺痈肺痿《保婴撮要》
  20. 肺痈《丹台玉案》
  21. 肺痈肺痿《外科理例》
  22. 肺痈《医学摘粹》
  23. 肺痈肺痿《立斋外科发挥》
  24. 肺痈《医学摘粹》
  25. 肺痈肺痿脉案《类证治裁》
  26. 肺痈《外科大成》
  27. 肺痈肺痿门(论一首 法十三条 律四条)《医门法律》
  28. 肺痈《儒门事亲》
  29. 肺痈肺痿门方《医门法律》
  30. 肺痈《儒门事亲》
  31. 肺痈肺痿门主论《疡医大全》

《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