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药有阴阳

《医学集成》书籍目录

药有阴阳,当知宜忌。

桂、附、干姜、吴萸、枸杞,故纸、巴戟鹿胶苁蓉,阳药也,阳虚寒盛,六脉微迟者宜,阴虚脉大者忌之。

生地龟胶白芍女贞丹皮、知柏,阴药也,阴虚热盛,六脉洪数者宜,阳虚脉细者忌之。

麻黄桂枝细辛羌活川芎升麻,味辛性升,阳也,寒邪在表,内无烦渴,六脉浮紧者宜。热邪在里,大烦大渴,六脉洪滑或细数而阴虚者忌之。

大黄芒硝滑石、芩、连、石膏,味苦性降,阴也,热邪在里,烦渴胀满便结,六脉洪滑鼓指者宜。若口渴喜热饮,腹胀便不结,或衰老久病,脉微而阳虚者,虽有前证,尤宜忌之。

半夏生姜止呕宜,阴虚失血者忌之。

乌梅地榆止血宜,表邪未清者忌之。

苍术葛根发表宜,呕吐者忌之。

童便当归血分宜,便溏者忌之。

香砂、枳壳气滞者宜,气弱者忌之。

柴胡白芥薄荷,入肝家,胁痛者宜,表虚汗出者忌之。

药性阴阳关系非小,投之一错,杀人反掌,可不畏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集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集成》书籍目录
  1. 药有阴阳《医学集成》
  2. 药有五法《寿世保元》
  3. 药浴《中医养生学》
  4. 药有四气五味《古今医统大全》
  5. 药园《中医词典》
  6. 药有轻清重浊《古今医统大全》
  7. 药园生《中医词典》
  8. 药用气味所宜《古今医统大全》
  9. 药园师《中医词典》
  10. 药用寒温补泻,当察患者体质《余无言医案》
  11. 药源性疾病《预防医学》
  12. 药用根梢法《医学启源》
  13. 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医院药学》
  14. 药用必明六化《古今医统大全》
  15.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医院药学》
  16. 药引《医述》
  17.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医院药学》
  18. 药引《中医词典》
  19. 药源性中毒《预防医学》
  20. 药验论《研经言》
  21. 药熨《中医词典》
  22. 药学研究与药学教育《中国医学通史》
  23. 药枕方《养生导引秘籍》
  24. 药学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25. 药疹《急诊医学》
  26. 药学信息科工作制度《医院药学》
  27. 药疹《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8. 药学信息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医院药学》
  29. 药疹《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30. 药学信息管理工作的任务《医院药学》
  31. 药疹《百病自测》

《医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