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温病

《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春温应常纪者有四∶岁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阳明司天之政,终之气;太阴司天之政,二之气,皆病温。其不应常纪而反常者,不可候之,而随时变易也。)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全文见五脏。)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治见冬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论见大法。治见发 。《活人》云∶初春发 、咳嗽,为温毒。)

发汗不解,身灼热,为风温。其证脉浮汗出,身重多眠。盖其病不独见于春间,故另立风温门。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全文见诊。)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成注云∶所谓五十九穴者,刺两手内外侧各三,凡十二 ,五指间各一,凡八 ,足亦如之。头入发际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 ,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内经》云∶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若气口人迎皆静者,勿刺也。人迎,谓结喉动脉也。)王太仆注《素问》五十九刺云∶刺头上五行。五行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谓头中行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穴,头第二行两傍五处、承光、通天、络 、玉枕十穴,第三行两傍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十穴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谓背第五行两傍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十穴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纲目》书籍目录
  1. 春为温病《医学纲目》
  2. 春水杨波《中医词典》
  3. 春温《时病论歌括新编》
  4. 春水扬波《目经大成》
  5. 春温《中医名词词典》
  6. 春时用药诸方《养老奉亲书》
  7. 春温《时病论歌括新编》
  8. 春时摄养《养老奉亲书》
  9. 春温《中医词典》
  10.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时病论》
  11. 春温《医碥》
  12.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侣山堂类辩》
  13. 春温《医碥》
  14.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此事难知》
  15. 春温《回春录》
  16. 春伤于风大意《时病论》
  17. 春温《时病论》
  18. 春三月《寿世传真》
  19. 春温《温病正宗》
  20. 春日外感《评琴书屋医略》
  21. 春温《眉寿堂方案选存》
  22. 春趣宜人膏药《毓麟验方》
  23. 春温变热《伤寒六书》
  24.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中国医学通史》
  25. 春温辩论《六因条辨》
  26. 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传记《中国医学通史》
  27. 春温病论《温热暑疫全书》
  28. 春秋战国时期药物学的成就与方剂学萌芽《中国医学通史》
  29. 春温风温《临证指南医案》
  30. 春秋战国时期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中国医学通史》
  31. 春温风温夏热秋燥冬寒症治《幼科释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