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口齿

《邵兰荪医案》书籍目录

渔庄沈 女孩邪火上郁,始喉痹,继及耳内颐部,延久不清,鼻塞气粗。宜清上焦为主。

桔梗(钱半) 苦丁茶(钱半) 焦山栀(三钱) 淡竹叶(三钱) 连翘(三钱) 光杏仁(三钱) 僵蚕(钱半) 人中黄(钱半) 夏枯草(三钱) 银花(二钱) 通草(钱半)

清煎三帖。

介按∶风热之邪,干于上焦气分,以致清窍不利,而喉痛颐肿,故治法以清解宣散。

安昌王 风热目涩,头疼胃馁,脉浮弦,呛咳,便结,舌微黄。宜清疏为妥。

桑叶(三钱) 蔓荆子(三钱) 天麻(八分) 生石决明(六钱) 甘菊花(二钱) 刺蒺藜(三钱) 杏仁(三钱) 丹皮(二钱) 蕤仁(钱半) 青葙子(三钱) 谷精珠(三钱)

清煎四帖。

又 风热未净,脉弦濡,头疼已减。目涩胃馁。仍遵前法为妥(十二月十二日。)

桑叶(三钱) 钗斛(三钱) 煨天麻(八分) 蔓荆子(三钱) 甘菊(一钱) 生石决明(六钱) 刺蒺藜(三钱) 谷芽(四钱) 蕤仁(钱半) 蝎梢(二钱) 谷精珠(三钱)

清煎四帖。

又 胃气尚馁,脉虚细,舌微黄,夜寐少安。姑宜养胃凝神。

钗斛(三钱) 炒枣仁(三钱) 谷芽(四钱) 远志(八分) 夜交藤(三钱) 茯神(四钱)石决明(六钱) 丹皮(二钱) 蕤仁(钱半) 丹参(三钱) 刺蒺藜(三钱)

清煎四帖。

介按∶《局方》蝉花散,为治肝经郁热,风毒上攻,以致眼目涩痛之良剂。今此人头疼咳嗽,是属风热郁于肺经,故加杏仁以止咳,蕤仁以退赤,洵是对症发药。惟初诊之方,系从蝉花散脱胎,则蝉衣不必减去,俾风热容易退净,次诊又加蝎梢,尤能善祛肝经蕴热,亦为佳妙。三诊则肝热虽退,胃液未复,致肝不藏魂而夜寐少安,故以养胃柔肝,安神退热以善后。

盛陵徐 温邪上郁,齿浮口臭,牙缝出血,脉细数,肢木。宜防牙疳。

竹叶(三钱) 乌元参(三钱) 细生地(三钱) 天花粉(三钱) 人中黄(三钱) 僵蚕(钱半) 丹皮(三钱) 生石决明(六钱) 银花(三钱) 焦山栀(三钱) 知母(钱半)

清煎四帖。

介按∶胃脉络于上龈,大肠脉络于下龈,而胃又为五脏六腑之海,最善容纳,邪热入胃,逼动肝阳,血溢而上结于龈,转成牙疳。此方清肝凉胃,为治牙疳之良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邵兰荪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邵兰荪医案》书籍目录
  1. 耳目口齿《邵兰荪医案》
  2. 耳目根原《四圣心源》
  3. 耳目口齿科《中医词典》
  4. 耳目聪明《中医词典》
  5. 耳目门《针灸大成》
  6. 耳目部《神应经》
  7. 耳目诸方《疡科纲要》
  8. 耳目痹医《中医词典》
  9. 耳内疮《中医词典》
  10. 耳目鼻口舌齿咽喉《幼科释谜》
  11. 耳内疮《医学纲目》
  12. 耳目《针灸聚英》
  13. 耳内疮《证治准绳·类方》
  14. 耳膜《中医词典》
  15. 耳内疮《证治准绳·疡医》
  16. 耳鸣如蝉《明医杂着》
  17. 耳内疮肿出脓《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8. 耳鸣秘方《华佗神方》
  19. 耳内耳外生疮《奇效简便良方》
  20. 耳鸣门主论《疡医大全》
  21. 耳内流脓方《急救广生集》
  22. 耳鸣门主方《疡医大全》
  23. 耳内鸣如雀声《古今医统大全》
  24. 耳鸣及耳聋《痰火点雪》
  25. 耳内生疮《圣济总录》
  26. 耳鸣候《诸病源候论》
  27. 耳内生疮《证治准绳·杂病》
  28. 耳鸣候《诸病源候论》
  29. 耳内生粒《奇效简便良方》
  30. 耳鸣方六首《外台秘要》
  31. 耳内生紫疔《古今医统大全》

《邵兰荪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