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诊有十度诊有阴阳

《类经》书籍目录

(素问方盛衰论)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诊法虽有十度,而总不外乎阴阳也。十度,谓脉脏肉筋俞,是为五度,左右相同,各有其二,二五为十也。脉度者,如经脉、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是也。肉度,如卫气失常等篇是也。筋度,如经筋篇是也。俞度,如气府、气穴、本输等篇是也。度,数也。度人之度音铎,余音杜。)阴阳气尽,人病自具。(凡此十度者,人身阴阳之理尽之矣,故人之疾病亦无不具见于此。)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脉动无常,言脉无常体也。散阴颇阳,言阴气散失者,脉颇类阳也。何也?如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叔和曰∶诸浮脉无根者皆死。又曰∶有表无里者死。谓真阴散而孤阳在,脉颇似阳而无根者,非真阳之脉也,此其脉有所脱而阴阳不全具矣,诊此者有不可以阴阳之常法行也,盖谓其当慎耳。)诊必上下,度民君卿。(贵贱尊卑,劳逸有异,膏粱藜藿,气质不同,故当度民君卿,分别上下以为诊。度,入声。)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卒,尽也。雌雄,即阴阳之义。生气通天论曰∶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故凡善诊者,见其阴必察其阳,见其阳必察其阴。使不知阴阳逆从之理,并合之妙,是真庸庸者耳,诊焉得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理既不明,而妄传后世,则其谬言反论,终必自章露也。)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至阴至阳,即天地之道也,设有乖离,败乱乃至。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易以地在天上而为泰,言其交也;天在地上而为否,言其不交也。此云至阴虚者,言地气若衰而不升,不升则无以降,故天气绝。至阳盛者,言天气若亢而不降,不降则无以升,故地气不足。盖阴阳二气,互藏其根,更相为用,不可偏废。此借天地自然之道,以喻人之阴阳贵和也。丹溪引此虚盛二字,以证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其说左矣。)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并交者,阴阳不相失而得其和平也。此其调摄之妙,惟至人者乃能行之。)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凡阴阳之道,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倡阴随,阳施阴受,阳升阴降,阳前阴后,阳上阴下,阳左阴右,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表者为阳,里者为阴,至者为阳,去者为阴,进者为阳,退者为阴,发生者为阳,收藏者为阴,阳之行速,阴之行迟。故阴阳并交者,必阳先至而阴后至。是以圣人之持诊者,在察阴阳先后以测其精要也。)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奇,异也。恒,常也。六十首,即禁服篇所谓通于九针六十篇之义,今失其传矣。诊合微之事者,参诸诊之法而合其精微也。追阴阳之变者,求阴阳盛衰之变也。章,明也。五中,五脏也。五度,即前十度也。必能会此数者而参伍其妙,斯足以言诊矣。)

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切阴不得阳、诊消亡者,言人生以阳为主,不得其阳,焉得不亡?如阴阳别论曰∶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矣。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平人气象论曰∶人无胃气死。脉无胃气死。是皆言此阳字。湛,明也。若但知得阳而不知阳中有阴及阴平阳秘之道者,是为偏守其学,亦属不明。如左右上下先后者,皆阴阳之道也。使不知左右,则不明升降之理;不知上下,则不明清浊之宜;不知先后,则不明缓急之用,安望其久安长治而万世不殆哉?)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凡此数者,皆有对待之理,若差之毫厘,则缪以千里。故凡病之善恶,形之动静,皆所当辨。能明此义而用之有纪,诊道斯备,故可万世无殆矣。纪,条理也。殆,危也。)起所有余,知所不足,(起,兴起也。言将治其有余,当察其不足。盖邪气多有余,正气多不足。若只知有余,而忘其不足,则取败之道也。此示人以根本当慎之意。)度事上下,脉事因格。(能度形情之高下,则脉事因之可格至而知也。)是以形弱气虚死;(中外俱败也。)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外貌无恙,脏气已坏也。)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脏气未伤者,形衰无害,盖以根本为主也。又如三部九候论曰∶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盖脱与不足,本自不同,而形肉既脱,脾元绝矣,故脉气虽调,亦所不治。当与此节互求其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诊有十度诊有阴阳《类经》
  2. 诊有大方《类经》
  3. 诊余随笔《医学衷中参西录》
  4. 诊痈疽有脓法《千金翼方》
  5. 诊原篇《外经微言》
  6. 诊痈疽发起处《千金翼方》
  7. 诊杂病脉《千金翼方》
  8. 诊一岁病证相同《医学纲目》
  9. 诊杂病生死候歌《脉诀乳海》
  10. 诊要经终论篇《疡医大全》
  11. 诊杂病生死候歌《脉诀刊误》
  12. 诊要经终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13. 诊杂病生死脉歌《寿世保元》
  14. 诊要经终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15. 诊爪甲法《形色外诊简摩》
  16. 诊要经终论《素问悬解》
  17. 诊知是痈疽法《千金翼方》
  18. 诊要经终论《素问悬解》
  19. 诊指纹《中医名词词典》
  20. 诊要经终论《针灸大成》
  21. 诊指纹《中医词典》
  22. 诊血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23. 诊指纹《厘正按摩要术》
  24. 诊虚须知劳极说《研经言》
  25. 诊诸病证脉法《全生指迷方》
  26. 诊虚里《中医词典》
  27. 诊诸杂病生死脉候歌《脉诀刊误》
  28. 诊虚里《中医名词词典》
  29. 诊足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30. 诊胸腹《中医名词词典》
  31. 诊坐望法提纲《望诊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