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血室

《伤寒明理论》书籍目录

伤寒热入血室.何以明之.室者屋室也.谓可以停止之处.人身之血室者.荣血停止之所.经脉留会之处.即冲脉是也.冲脉者.奇经八脉之一脉也.起于肾下.出于气冲.并足阳明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为十二经脉之海.王 曰.冲为血海.言诸经之血.朝会于此.男子则营运生精.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内经曰.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者是也.王 曰.阴静海满而去血.谓冲脉盛.为海满也.即是观之.冲是血室可知矣.伤寒之邪.妇人则随经而入.男子由阳明而传.以冲之脉.与少阴之络起于肾.女子感邪.太阳随经.便得而入冲之经.并足阳明.男子阳明内热.方得而入也.冲之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下血谵语.在妇人则月水适来.阳明病下血谵语.此为热入血室者.斯盖言男子.不止谓妇人而言也.妇人伤寒.经水适来.与经水适断者.皆以经气所虚.宫室不辟.邪得乘虚而入.针经有言曰.邪气不得其虚.不能独伤人者是矣.妇人热入血室.有须治而愈者.有不须治而愈者.又各不同也.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和.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二者是须治而愈是也.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是不须治而愈者也.谵语为病邪之甚者.何不须治而愈耶.且胸胁满.如结胸谵语.是邪气留结于胸胁而不去者.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者.是血结而不行者.须小柴胡汤散之.二者既有留邪.必须治之可也.若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此则经水既来.以里无留邪.但不妄犯.热随血散.必自愈.经曰.血自下.下者愈.故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所谓妄犯者.谓恐以谵语为阳明内实.攻之犯其胃气也.此无胸胁之邪.恐刺期门犯其中焦也.此无血结.恐与小柴胡汤犯其上焦也.小柴胡汤解散.则动卫气.卫出上焦.动卫气是犯上焦也.刺期门则动荣气.荣出中焦.动荣气是犯中焦也.脉经有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岂谓药不谓针耶.此其是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明理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明理论》书籍目录
  1. 热入血室《伤寒明理论》
  2. 热入血室《医效秘传》
  3. 热入血室《沈氏女科辑要》
  4. 热入血室《妇科心法要诀》
  5. 热入血室《女科切要》
  6. 热入血室《女科精要》
  7. 热入血室《女科撮要》
  8. 热入血室《妇人规》
  9. 热入血室《也是山人医案》
  10. 热入血室《丹溪手镜》
  11. 热入血室《伤寒心法要诀》
  12. 热入血室《伤寒六书》
  13. 热入血室《女科证治准绳》
  14. 热入血室《伤寒六书》
  15. 热入血室《伤寒指掌》
  16. 热入血室《回春录》
  17. 热入血室(杂病)《金匮悬解》
  18. 热入血室《竹林女科证治》
  19. 热入血室二 少阳二十《伤寒悬解》
  20. 热入血室《伤寒大白》
  21. 热入血室候(妇科心镜 上)《古今医统大全》
  22. 热入血室《医学心悟》
  23. 热入血室论治《类证治裁》
  24. 热入血室《医学摘粹》
  25. 热入血室脉案《类证治裁》
  26. 热入血室《临证指南医案》
  27. 热入血室三 少阳二十一《伤寒悬解》
  28. 热入血室《医述》
  29. 热入血室续法《医学纲目》
  30. 热入血室《续名医类案》
  31. 热入血室证《伤寒九十论》

《伤寒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