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血室论治
凡诊妇人,先问经候。妇人病热,值经水来,邪随血去,其病自愈。若邪踞半表半里,经水适来适断,血舍空虚,热邪陷入,昼静夜剧,寒热如疟,烦渴耳聋,谵语见鬼,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主之。
凡经行后似疟谵语,便是热入血室。盖血为邪迫,上入肝经,肝受邪,则谵语见鬼。邪入胆经,则血结于胸,手触之辄痛,非药所及,故当刺期门穴。屈乳头向下尽处骨间是。仲景云∶妇人中风,恶寒发热,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满如结胸状者,刺期门。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治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活人》以小柴胡汤主之。邪入血分,故发狂,且谵语属阳明胃经者居多,故戒犯胃气。阳明病,下血谵语,此为热入血室,随其实泻之,犀角地黄汤加丹参、木通,或加味四物汤。汗出愈。如寒热有时,经来适断,昼明了,暮谵语。医用刚剂,遂胸膈不利,涎潮上涌,喘急昏冒。当先化其痰,后除其热。用一呷散,再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如寒热谵语,胸胁满,如结胸状,此邪与血结。用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栝蒌、桃仁、丹皮、山楂肉。若少阳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急痛,小柴胡汤去参、甘、枣,加延胡、当归尾、桃仁。若热入血室,谵语如狂,血逆心包,胸中满痛,为血结胸,用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若寒热如疟,经水适来,狂言见鬼,或胁下硬,脾阳虚者,干姜柴胡汤。若热入血室,谵语发狂,不省人事者,牛黄膏。按此症必寒热谵语,总宜小柴胡汤加减。其结胸少腹满痛,或小陷胸汤加丹参、赤芍、陈皮、枳壳,或桃仁承气汤,玉烛散。选而用之。

- 热入血室论治《类证治裁》
- 热入血室候(妇科心镜 上)《古今医统大全》
- 热入血室脉案《类证治裁》
- 热入血室二 少阳二十《伤寒悬解》
- 热入血室三 少阳二十一《伤寒悬解》
- 热入血室(杂病)《金匮悬解》
- 热入血室续法《医学纲目》
- 热入血室《伤寒指掌》
- 热入血室证《伤寒九十论》
- 热入血室《女科证治准绳》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伤寒心法要诀》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也是山人医案》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女科撮要》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女科切要》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沈氏女科辑要》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伤寒明理论》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医效秘传》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妇科心法要诀》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女科精要》
- 热入血室证《女科经纶》
- 热入血室《妇人规》
- 热入血室证三 阳明四十九《伤寒悬解》
《类证治裁》
-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重锓类证治裁序
- 序四
- 自序
-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 凡例
- 卷之首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重锓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