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中腹中一股热气冲动者有虚实二因

《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朱丹溪曰∶人有气如火,从脚下起,入腹者,此虚极也。火起九泉之下,此病十不救一。

治法,以四物加降火药服之,外以附子末津调贴涌泉,以引火下行。虞天民曰∶此证果系劳怯之人,固从阴虚法治之矣;若壮实之人有此,则湿郁成热之候也。予尝冒雨徒行衣湿,得此证,以苍术黄柏,加防己牛膝等药,作丸服之,而愈。后累治数人皆效。误作阴虚,即成痿证死矣。窃维临诊以来,每见患寒湿之证,如筋骨疼痛,四肢困软,咳嗽哮喘者,多自言有一股热气,从脐处上冲,绕背入心;或言有热气从脚心上冲少腹;或上冲 髀,入于脊膂,更有直上脑面者,莫不自以为热,求用凉润滋阴之剂。予概置罔顾,只照寒湿本证,再加入羌活白芷细辛、 本、威灵仙、生附子,在脚心者,加牛膝苡仁,又佐以菖蒲茜草郁金姜黄降香三棱莪术活血之品。即吐血咳喘,证似劳怯者,亦皆酌用此法,无不应乎取效。可见此证,总由寒湿满布经络,卫气不能畅达,而错道以入于脉中;或抑遏于皮里膜外夹缝之处,随左升右降之大气而转旋也。其自觉大热者,固由此处之郁久,热性太过,亦因体中寒湿气盛,真阳已减,遂映之而倍觉其热也。其从脐上冲者,脐乃小肠之部,人之饮食必待入小肠,始能化精气以行脉中,化悍气以行脉外,气管血管皆由小肠上达心肺,而内通脏腑,外布周身。今寒客于小肠之脉外,玄府闭塞,饮食新化之热气,不能匀布三焦五经并行,而涌溢于脉中,遂觉热盛于常矣。故其热之起也,多在食远,或天明阳气上升之时,不似阴虚阳亢者,必发于日晡也;胸中多烦闷,四肢多恶寒无力,又不似阴虚阳亢者之烦躁不安,神气浮越也。前贤论此者,丹溪家以为阴虚阳亢,东垣家以为阳气下陷,未有指为寒湿者,而历数生平所治,又无一不是寒湿,心窃疑之久矣。得虞氏此论,为之一快,累治皆效之语,信不诬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读医随笔》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1. 身中腹中一股热气冲动者有虚实二因《读医随笔》
  2. 身长《常见病自测》
  3. 身中门《跌损妙方》
  4. 身有赤处候《诸病源候论》
  5. 身肿《中医词典》
  6. 身有赤处《证治准绳·幼科》
  7. 身重《中医词典》
  8. 身有赤处《幼幼新书》
  9. 身重《重订灵兰要览》
  10. 身有赤处《中医词典》
  11. 身重《医学纲目》
  12. 身痒欲死《医法圆通》
  13. 身重《医学纲目》
  14. 身痒无汗证六 阳明五十七《伤寒悬解》
  15. 身重《医述》
  16. 身痒(身如虫行)《杂病广要》
  17. 身重《证治准绳·类方》
  18. 身痒《医效秘传》
  19. 身重《证治准绳·杂病》
  20. 身痒《伤寒大白》
  21. 身重《伤寒大白》
  22. 身痒《古今医案按》
  23. 身重《广瘟疫论》
  24. 身痒《中医词典》
  25. 身重(解)《张氏医通》
  26. 身形应九野、天忌《类经》
  27. 身重门《张氏医通》
  28. 身形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29. 身重难转侧《医学心悟》
  30. 身形内应脏腑部位篇《形色外诊简摩》
  31. 身重痧《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