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类伤寒三阳症
产后七日内外,发热头痛恶寒,毋专谓伤寒太阳症;发热头痛胁痛,毋专谓伤寒少阳症。二症皆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而类外感,治者甚易轻执偏门而用麻黄汤以治类太阳症,又勿用柴胡汤以治类少阳症。且产后脱血之余,而重发汗,则虚虚之祸,有不可胜言者矣。仲景云∶亡血家不可发汗。丹溪云∶产后绝不可发表。二先生非谓产妇真元伤寒之兼症也,非谓麻黄汤、柴胡汤之不对症也,诚恐后学业偏以而轻产,执成方而发表耳,须明知产后真感风冷,其生化汤内芎、姜亦能散之。又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而异治也。其经意南方人柔弱,而西北人刚劲,故病治当异耳,惟产后劳虚,治不可分南北,概当重产而用补,少佐散剂,虽有他症,以末治之,又不可不明也。
川芎(二钱) 川归(六钱) 干姜(四分,炙) 甘草(五分,炙) 木香(三分,磨) 陈皮(三分)
水煎服。
健脾化食散气汤 治产后受气伤食,问无块痛服。
白术(二钱) 川归(二钱) 川芎(一钱) 干姜(四分,炙) 甘草(四分,炙) 人参(一钱) 麦芽(五分,炒) 神曲(五分)
伤饭食面,加二味∶陈皮三分,山楂四分;砂仁七分,伤肉加入;如寒食停胁下作痛,加桂枝八分。
大抵产后弱妇,受寒停食,愈消愈增满闷,必攻补并行,方化滞运谷。但时医所见,知耗气而疑参补,误也。故善治者重产而轻怒食,必补气血为主,佐以顺气调气,则怒郁散而元不损;佐以健脾消导,则停食行而胃思谷。此治产后怒伤食伤之正治也。若专理气消食,非惟气胀不散,停食不行,抑损元神减食,甚致绝谷不救者多矣,惜哉!

- 产后类伤寒三阳症《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类伤寒二阳症《胎产指南》
- 产后类伤寒三阳症《胎产秘书》
- 产后类伤寒二阳症《女科秘旨》
- 产后类伤寒三阴症《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类伤寒二阳症《中医词典》
- 产后类伤寒三阴症《胎产秘书》
- 产后类疟症,分二症,立三方《宁坤秘籍》
- 产后类伤寒阳明及三阴症。《女科秘旨》
- 产后类疟《女科秘要》
- 产后类外感《女科秘要》
- 产后类疟《胎产指南》
- 产后类症《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类疟《女科秘旨》
- 产后类中风《中医词典》
- 产后类疟《胎产秘书》
- 产后类中风《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类疟《中医词典》
- 产后类中风《女科秘旨》
- 产后类论列总方《景岳全书》
- 产后类中风《胎产指南》
- 产后类痉《女科秘旨》
- 产后类中风痉症《胎产秘书》
- 产后类《胎产指南》
- 产后冷热利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勒乳成痈《奇效简便良方》
- 产后冷热痢方二首《外台秘要》
- 产后痨《中医词典》
- 产后痢《医学纲目》
- 产后狂越戴《中医词典》
- 产后痢《奇效简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