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毛虫皮炎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本病因刺蛾幼虫(俗称“洋辣子”)的毒刺刺伤皮肤所引起,大多发生在6~9月间。我国常见的有黄刺蛾和青刺蛾的幼虫两种。刺毛虫体上有大量毒刺;当刺伤皮肤后,其刺中的毒液即可进入皮肤而致病。

当人体皮肤被刺毛刺伤后,初感瘙痒、刺痛或烧灼感,久则外痒内痛。在刺伤部位的中心,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或较大的肿胀,皮疹好发于面、颈、手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在患处如用放大镜观察,有时可发现刺毛。

在刺毛刚进入皮肤时、可用胶布或透明胶纸粘贴患处,并立即取下,如此反复数次,可将未深入皮内的部分刺毛带出,外搽炉甘石洗剂等以消炎、止痒。

在6~9月间刺毛虫盛发期,可在树上喷射0.1%敌百虫水溶液以消灭刺毛虫。个人防护方面,应注意勿在有刺毛虫的树荫下纳凉,教育儿童勿在树下玩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1. 刺毛虫皮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 刺脉虚实浅深《针灸素难要旨》
  3. 刺毛虫蚯蚓蝼蛄蚕咬《医学纲目》
  4. 刺脉虚实浅深《古今医统大全》
  5. 刺毛虫伤《证治准绳·疡医》
  6. 刺络疗法《中医词典》
  7. 刺毛莺肉《饮食须知》
  8. 刺络拔罐法《中医词典》
  9. 刺蝥瘟痧《松峰说疫》
  10. 刺烙《中医词典》
  11. 刺蝥瘟痧《痧胀玉衡》
  12. 刺咳论《针灸大成》
  13. 刺蜜《证类本草》
  14. 刺厥痹《类经》
  15. 刺脑包《滇南本草》
  16.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医学纲目》
  17. 刺逆四时《古今医统大全》
  18. 刺灸法《备急千金要方》
  19. 刺逆四时《针灸素难要旨》
  20. 刺灸法《中医词典》
  21. 刺疟《素问悬解》
  22. 刺灸癫狂《类经》
  23. 刺疟《素问悬解》
  24. 刺久病《医学读书记》
  25. 刺疟节度《黄帝内经太素》
  26. 刺禁论篇《疡医大全》
  27. 刺疟论《针灸大成》
  28. 刺禁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9. 刺疟篇《黄帝内经·素问》
  30. 刺禁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31. 刺皮《雷公炮制药性解》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