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
《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寒暑燥湿风之发耶,发而皆宜时,则万物俱生;寒暑燥湿风之发耶,发而皆不宜时,则万物俱死。故曰∶生于四时,死于四时。又曰∶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喜怒忧悲恐之发耶,发而皆中节,则九窍俱生;喜怒忧悲恐之发耶,发而皆不中节,则九窍俱死。故曰∶生于五藏,死于五脏。目,窍之一也。光明视见,纳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细,悉云霄之高,尽泉沙之深,至于鉴无穷为有穷,而有穷又不能为穷,反而聚之。则乍张乍敛,乍动乍静,为一泓一点之微者,岂力为强致而能此乎!是皆生生自然之道也。或因七情内伤,五贼外攘,饥饱不节,劳役异常。足阳明胃之脉,足太阴脾之脉,为戊己二土,生生之原也。七情五贼,总伤二脉,饥饱伤胃,劳役伤脾,戊己既病,则生生自然之体,不能为生生自然之用,故致其病,曰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其病红赤睛珠痛,痛如针刺,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敢久视,久视则酸疼,生翳,皆成陷下。所陷者,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如点,或如缕,或如锥,或如凿,证有印此者,柴胡复生汤主之,黄连羊肝丸主之。痛睛甚者,当归养荣汤主之,助阳活血汤主之,加减地黄丸主之,决明益阴丸主之,加当归、黄连羊肝丸主之,龙脑黄连膏主之。以上数方,皆群队升发阳气之药。其中有用黄连、黄芩之类者,去五贼也。鼻碧云散,亦可见用。最忌大黄、芒硝、牵牛、石膏、栀子之剂,犯所忌,则病愈厉。

- 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原机启微》
- 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审视瑶函》
- 七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七情所伤《外科理例》
- 七情泻《中医词典》
- 七情伤感嗽《中医词典》
- 七情郁证《中医词典》
- 七情疝《中医词典》
- 七情证《脉因证治》
- 七情内伤痢《症因脉治》
- 七情证候《中医诊断学》
- 七情内伤《医学真传》
- 七情中《中医词典》
- 七情脉《轩岐救正论》
- 七情总论《银海指南》
- 七情脉《古今医统大全》
- 七取撞搓之法讲论答问三十一法《针灸神书》
- 七情论《冯氏锦囊秘录》
- 七日风《中医词典》
- 七情痢《中医词典》
- 七日口噤《中医词典》
- 七情考《叶选医衡》
- 七日来复《思考中医》
- 七情皆听命于心《友渔斋医话》
- 七日五传《冯氏锦囊秘录》
- 七情饥饱嗽《中医词典》
- 七日五传《疡医大全》
- 七情寒热变化九气致病《灵素节注类编》
- 七疝《中医名词词典》
- 七情《冷庐医话》
- 七疝《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