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

《中医词典》a~b书籍目录

证名。见《丹溪心法·嗳气》。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伤寒指掌》卷三引邵仙根谓:“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郁滞也。”嗳声沉而长,常兼有脘腹饱胀感。多因中虚、胃气不和,或挟气、火、痰、食,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亦可因肺气不降所致。宜和胃降逆为大法。胃虚,用旋复代赭汤脾胃虚寒理阴煎;胃虚气滞,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保和丸曲术丸;胃寒、饮食不易消化,养中煎理中丸;胃虚挟痰,用和胃二陈煎,胃有痰火,星夏栀子汤;如属肺气不降者,用苏子降气汤。方隅认为:嗳气“治法俱宜开郁行气而兼清痰降火之剂,如二陈汤加朴、附、山楂、炒连治之可也。”(见《医林绳墨》卷二)。嗳气与噫气不同,嗳气多属实;噫气多属虚。参见噫气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a~b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词典》a~b书籍目录
  1. 嗳气《中医词典》
  2. 嗳脉案《类证治裁》
  3. 嗳气《杂病治例》
  4. 嗳腐《中医词典》
  5. 嗳气《医学入门》
  6. 嗳腐《中医名词词典》
  7. 嗳气《寿世保元》
  8. 碍气嗽《中医词典》
  9. 嗳气《医碥》
  10. 碍肩生《中医词典》
  11. 嗳气《古今医鉴》
  12. 碍产《竹林女科证治》
  13. 嗳气《万病回春》
  14. 碍产《中医词典》
  15. 嗳气《丹溪治法心要》
  16. 爱滋病先兆、征兆及诊断《中医疾病预测》
  17. 嗳气《也是山人医案》
  18. 爱滋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9. 嗳气《金匮钩玄》
  20. 爱滋病——男女性器官的感冒病症——又一新医疗骗局的产生《中医之钥》
  21. 嗳气恶心《冯氏锦囊秘录》
  22. 爱滋病的治疗《中医疾病预测》
  23. 嗳气皆由于痰火《医学传心录》
  24. 爱滋病的预防《中医疾病预测》
  25. 嗳气论治《类证治裁》
  26. 爱滋病的耳鼻咽喉表现《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7. 嗳气吞酸嘈杂《丹溪手镜》
  28. 爱滋病病因病机《中医疾病预测》
  29. 嗳气吞酸嘈杂(气)《脉因证治》
  30. 爱泉伤风咳嗽声哑右边不能贴席《孙文垣医案》
  31. 嗳气证《古今医统大全》

《中医词典》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