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
邪在半表半里.多呕.故呕属少阳.然六经皆有呕症.各照本经治之.
邵评∶呕属少阳.以木火上升犯胃.胃逆不降而呕也.然六经皆有呕症.故分别治之.
按金鉴云.表邪入里.里气拒格.上逆作呕.属少阳.宜小柴胡汤主之.若表邪不解而呕.属太阳.宜柴桂汤.若食谷欲呕.属阳明中寒.宜吴茱萸汤.呕吐涎沫.属厥阴.
亦宜吴茱萸汤.呕吐蛔.乌梅丸.呕而饮.饮而呕.相因不已.是停水也.宜五苓散.
邵评∶呕有多因.宜分经辨症为治.临症时切须细审.

- 呕《伤寒指掌》
- 呕《外科选要》
- 呕(有物有声)《医学纲目》
- 呕《广瘟疫论》
- 呕胆《中医词典》
- 呕《友渔斋医话》
- 呕多忌攻证十 阳明六十一《伤寒悬解》
- 呕《卫生宝鉴》
- 呕恶、吐涎沫,头痛《名师垂教》
- 呕《灵素节注类编》
- 呕恶哕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呕《证治准绳·疡医》
- 呕恶哕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呕《续名医类案》
- 呕恶哕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呕《医学纲目》
- 呕哕《金匮悬解》
- 呕《新修本草》
- 呕哕《普济方·针灸》
- 呕《中医词典》
- 呕哕方四首《外台秘要》
- 鸥《医学入门》
- 呕哕候《诸病源候论》
- 欧洲一些国家的医学心理学情况《医学心理学》
- 呕哕吐第十六(呃逆附)《医学三字经》
- 衄有太阳阳明证解《研经言》
- 呕哕吐方《医学三字经》
- 衄血诸失血《麻科活人全书》
- 呕家《中医名词词典》
- 衄血治法《医学妙谛》
- 呕家《中医词典》
《伤寒指掌》
- 作者:吴坤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花序
- 自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伤寒变症
- 衄血(新法)
- 吐血(新法)
- 蓄血(述古)
- 热入血室(附)
- 痞(述古注释参来苏集)
- 痞满(新法叶案)
- 结胸(述古)
- 下利(述古)
- 下利(新法)
- 小便(附)
- 疹
- 发黄(述古)
- 痉(合参)
- 发狂(合参准绳金鉴)
- 霹雳汤
- 烦躁
- 停饮(述古)
- 心下悸(述古)
- 呕吐(新法兼参叶案)
- 吐蛔
- 噫嗳(述古)
- 呃逆(新法兼参叶案)
- 喘(新法合参景岳金鉴叶案)
- 奔豚述古
- 动气(新法参景岳全书)
- 战振栗(合参准绳金鉴)
- 筋惕肉(参准绳)
- 循衣摸床撮空
- 不便不食不便能食
- 百合狐惑阳毒阴毒
- 卷四伤寒类症
- 卷四瘟疫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