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肾主骨,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又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又云∶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也。骨病忌食甘苦,久立。经云∶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又云∶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又云∶久立伤骨是也。骨病不屈。经云∶手屈而不伸者,病在筋;伸而不屈者,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是也。骨度,详《灵枢》骨度篇。骨空,详《素问》骨空篇。

- 骨《证治准绳·杂病》
- 骨《医述》
- 骨《丹溪治法心要》
- 骨《医学纲目》
- 骨《人体解剖学》
- 骨《正骨心法要旨》
- 骨《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正骨心法要旨》
- 骨癌《中医之钥》
- 骨《正骨心法要旨》
- 骨痹《虚损病类钩沉》
- 骨《经络考》
- 骨痹《中医名词词典》
- 骨《中医词典》
- 骨痹《圣济总录》
- 骨《中医名词词典》
- 骨痹《中医词典》
- 股肿《中医外科学》
- 骨痹《医述》
- 股阴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灵素节注类编》
- 股阴疽《外科心法要诀》
- 骨槽风《中医词典》
- 股阴疽《证治准绳·疡医》
- 骨槽风《马培之医案》
- 股阴疽《医宗金鉴》
- 骨槽风《医宗金鉴》
- 股阴《中医词典》
- 骨槽风《证治准绳·疡医》
- 股阳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骨槽风《外科心法要诀》
《证治准绳·杂病》
-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自叙
- 第一册·诸中门
- 第一册·诸伤门
- 第一册·寒热门
- 第二册·诸气门
- 第三册·诸呕逆门
- 第三册·诸血门
- 第四册·诸痛门
- 第四册·痿痹门
- 第五册·诸风门
- 第五册·神志门
- 第五册·杂门
- 第六册·大小腑门
- 第七册·七窍门上
- 目总论
- 目痕
- 目赤
- 目肿
- 目痒
- 目翳
- 睛里昏暗,与不患之眼相似,唯瞳神里有隐隐青白者,无隐隐青白者亦有之
- 瞳子散大
- 瞳子渐渐细小如簪脚,甚则小如针
- 瞳神歪斜不正
- 目昏
- 倏然盲而不见
- 目内外并无障翳气色等病,只自不见者
- 夜盲
- 白晕
- 目珠子觉低陷而不鲜绽也
- 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
- 神珠不待人转,而自蓦然察上,蓦然察下,下之不能上,上之不能下,或左或右,倏易无时。
- 目珠偏斜,视亦不正
- 目珠不正,人虽要转而目不能转
- 珠斜翻侧转,白向外而黑向内也
- 风轮破碎,内中膏汁叠出也
- 视瞳神深处,有气一道,隐隐袅袅而动,状若明镜远照一缕清烟也
- 眼睫毛倒卷入眼中央是也
- 眼楞紧急缩小,乃倒睫拳毛之渐也
- 目内睥之肉,与气轮相粘不开,难于转运
- 两睥腻沫,粘合难开,夜卧尤甚
- 睥翻转贴在外睑之上,如舌舐唇之状
- 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
- 睥内之肉紫淤浮泛,如臭血坏泛之状,其色紫晕泛起,甚则细细如泡,无数相连成片
- 目睥浮肿如球状也
- 目赤烂
- 目泪
- 目疮疡
- 目漏
- 能远视不能近视
- 能近视不能远视者
- 目
- 筋纵目不开
- 视物而目睛不转动者
- 戴眼
- 外伤
- 伤寒
- 其他
- 第八册·七窍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