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医述》书籍目录

产后泄泻,其因有五∶一因胎前泄利未止,产后尤甚;一因临产过伤饮食,产后滑脱;一因新产骤食肥腻,不能克化;一因新产烦渴恣饮,水谷混乱;一因新产失护,脏腑受冷。致泻之由虽异,一皆中气虚寒,传化失职,并宜理中汤为主。(《张氏医通》)

产后泄泻一证,有外因,食滞是也;有内因,脾肾虚是也。夫胎系于脾,脾中之气血,已为胎所耗,产后脾失健运之常,复又食物不慎,以致中焦不化,而噫气嗳腐,腹中肠鸣,大便下泄矣。体实者,用平胃散加减,服一、二剂,不可多进;体虚者,用长生活命汤,百试百效。此治外因者也。若内因伤在脾肾,最为恶证。盖脾司仓廪,为后天之根本。脾中血虚生火,则暴注下迫,疾走大肠;脾中气虚生寒,则营运失职,完谷不化。

产后血气内空,食饮入胃,不能变化精微,升清降浊,而时时频泄,未免下多阴亡,泄久阳亡之患矣。至于肾为生气之原,火能生土,为人生立命之根蒂。产后去血过多,则伤肾中之阴,气因血耗,则伤肾中之阳。阴虚者火必刑金,上逆作咳;肺虚者热移大肠,下迫作泄。医家不知有肾阴亏虚泄泻之证,一味补土,未见奏功。

若认夹食,更为庸俗。盖阳虚泄泻,必命火衰微而真气不固,非如阴虚有火者,脉细数,面赤口渴为异也。况阳虚脉必细迟而微,或空大而虚,面色必惨淡,手足必冷而浮肿,自有脉证虚寒之真象可见也。治脾阴虚而有火者,嘉禾饮;治脾气虚而无火者,六君汤;治肾虚而有火者,六味加人参汤;治阳虚而无火者,八味加人参汤

倘服此不应,四神丸用参汤吞下,再用枯矾附子五倍子,研末和面,人唾作饼,贴于脐中,无不立验。此治内因者也。(《会心录》)

产后泄泻,责在脾虚,不可用利水药而致脾肾皆虚。治宜补中益气汤白芍。如兼发热口渴者,乃阴竭,也用六味丸,煎六君汤或人参汤下。盖泻多则亡阴,故兼发热口渴。然因泻而热渴,其原由于脾传肾,故用六君、参汤下六味丸,此标本兼治之义也。(高鼓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述》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述》书籍目录
  1. 泄泻《医述》
  2. 泄泻《医述》
  3. 泄泻《杂病广要》
  4. 泄泻《医学入门》
  5. 泄泻《证治准绳·幼科》
  6. 泄泻《续名医类案》
  7. 泄泻《张氏医通》
  8. 泄泻《续名医类案》
  9. 泄泻《证治准绳·类方》
  10. 泄泻《续名医类案》
  11. 泄泻《证治准绳·女科》
  12. 泄泻《续名医类案》
  13. 泄泻《证治准绳·女科》
  14. 泄泻《续名医类案》
  15. 泄泻《证治准绳·杂病》
  16.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17. 泄泻《寿世保元》
  18.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19. 泄泻《临证指南医案》
  20.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21. 泄泻《医碥》
  22. 泄泻《医学纲目》
  23. 泄泻《医碥》
  24. 泄泻《医学纲目》
  25. 泄泻《医学正传》
  26. 泄泻《女科秘旨》
  27. 泄泻《张聿青医案》
  28. 泄泻《医学传灯》
  29. 泄泻《古今医鉴》
  30. 泄泻《推求师意》
  31. 泄泻《济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