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经》曰∶阳气在下,则生飧泄。盖积热之气,不能上升,即下注而为泄泻,故治泻剂中多加升药者,恐其气下陷也。又曰∶湿胜则泻。总病初而泻者为热,病久而发者为寒。水液澄澈,清冷而色白者,皆属于寒;青黄赤黑而燥涩者,皆属于热。泻利完谷不化,身凉不渴,脉迟而微,小便清白不涩者,虚寒也,宜用参、术、炮姜、炙草之类。小便赤涩,完谷消化,身热发渴,而脉洪数者,实热也,宜用木通、猪苓、赤茯之类。在初出以及收靥之际,暂泻无妨,惟起脓灌脓而泻者,最须急治,但求其泻之因以治之,不必治泻之为病也。若每日只一二次者,亦不可轻用止涩,以致毒瓦斯不得走泄,则反留余毒,变生别症,惟宜调固中气,听其天然。百病强行止遏,皆非良法,犹之以力制人,何如以德服人之为胜!
凡疮未出而利者,是邪气并于里,肠胃热甚,而传化失常也,宜从热毒而治。如疮已出而利者,是邪气并于表,正气方逐邪气,故主乎表而不主里。里气适虚,不能运纳水谷,故亦自利宜从气虚而治。如泻利而不渴者,是脏寒下利也,宜从温补而治。更有方患痘疮,身有大热,因食冷物,或冷药过服,是以泄泻腹胀,其已出疮疹,乃瘢白而无血色者,此由里寒而脾胃伏冷,是以荣卫不行,致令毒瓦斯内伏不出耳,宜急温脾透托,则自血行气匀,而瘢白转红,泄泻俱愈矣。至于痘从后利下痂皮脓血者,是余毒也,不宜收涩,惟宜解毒调中,以助营运,毒尽而利自止也。
-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 泄泻《医学纲目》
-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 泄泻《医学纲目》
- 泄泻《冯氏锦囊秘录》
- 泄泻《女科秘旨》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医学传灯》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推求师意》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经验麻科》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麻疹备要方论》
- 泄泻《续名医类案》
- 泄泻《产宝》
- 泄泻《医学入门》
- 泄泻《中医词典》
- 泄泻《医述》
- 泄泻《傅青主男科》
- 泄泻《医述》
- 泄泻《气功外气疗法》
- 泄泻《杂病广要》
- 泄泻《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泄泻《证治准绳·幼科》
- 泄泻《景岳全书》
- 泄泻《张氏医通》
- 泄泻《景岳全书》
- 泄泻《证治准绳·类方》
- 泄泻《中医名词词典》
- 泄泻《证治准绳·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