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泻痢疾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去渣.稍热服.不以时.
上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一钱.温汤调下.食后.立夏以后.立秋以前宜用.余月不可用.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煎至五六分.食前服.
上为末.每服一字至半钱.米饮汤调下.无时.
【白术丁香散】治小儿吐利不止.烦渴小便少.
上为末.大人每服二钱.小儿一钱.温米饮调下.食前.
【立效散】治一十六般风.及热吐不止.累经效.
川甜硝(一钱) 桂府滑石末(三钱)
上二味研匀.每服半钱.浆水少许.生油一两点.打匀同调服.极者三服必愈.大人每服一钱.忌生鱼、果实.
【玉液散】治小儿呕逆吐利.霍乱不安.烦躁不得卧.及腹胀.小便赤.烦渴闷乱.或伤寒疟病.
丁香(一钱) 藿香(半两) 桂府滑石(四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清泔水半盏调下.冷服.大人霍乱吐利.水打腊茶清下三钱.立效.
【如圣丸】治冷热疳泻胡黄连 川黄连 白芜荑 使君子(各一两.去皮)
上为末.与虾蟆膏子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丸.人参汤下.二三岁儿六七丸.以上十丸十五丸.中庭一穴.治小儿吐乳汁.灸一壮.在膻中穴下一寸陷中.炷如小麦大.
【豆寇香连丸】治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此方用之如神.
上为末.粟米饭丸如米粒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米饮下.日夜各四五服.食前.
【白附子香连丸】治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中撮痛.
日夜频并.乳食减少.(钱氏方)
上为末.粟米饭丸如绿豆大.或黍米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食前.清米汤送下.日夜各四五服.
【小香连丸】治冷热腹痛.水谷痢.滑肠.(钱氏方)
黄连(半两) 木香 诃子肉(各一钱)
上为末.粟米饭丸如绿豆大.米饮下.每服十丸.至三五十丸.食前频服之.
木香 黄连(各二钱半) 诃子(去核.三个) 没石子(一个)肉豆蔻(二个)
上为末.饭和丸如麻子大.米饮下十五丸.量儿大小加减.食前服之.
【赤石脂散】治小儿因痢后努躯气下.推出肛门不入.(钱氏方)
上为末.每用半钱.敷肠头上.每日三次用之.
岐伯灸法.疗小儿脱肛泻血.秋深不效.灸龟尾一壮.如小麦大.乃脊端穷骨也.
小儿脱肛.灸脐中三壮.千金云.随年壮.
小儿脱肛久不瘥.及风痫.中风.角弓反张.多哭.语言不择.发无时节.盛则吐沫.灸百会穴七壮.在鼻直入发际五寸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炷如小麦大.

- 吐泻痢疾《卫生宝鉴》
- 吐泻及蛔《续名医类案》
- 吐泻痢疟《卫生易简方》
- 吐泻霍乱《临证指南医案》
- 吐泻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吐泻黄胆《金匮钩玄》
- 吐泻门《幼科切要》
- 吐泻互作《中医词典》
- 吐泻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吐泻后方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吐泻门(附食积伤食)《丹台玉案》
- 吐泻概说《儿科要略》
- 吐泻门(霍乱、水泄、脾泻、肾泻)《古今名医汇粹》
- 吐泻发斑《中医词典》
- 吐泻门要药《冯氏锦囊秘录》
- 吐泻不治症《寿世保元》
- 吐泻生风《中医词典》
- 吐泻(单吐单泻)《幼科释谜》
- 吐泻述要《儿科要略》
- 吐泻《陈氏幼科秘诀》
- 吐泻心腹痛《幼科释谜》
- 吐泻《保幼新编》
- 吐泻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 吐泻《也是山人医案》
- 吐续法《医学纲目》
- 吐泻《笔花医镜》
- 吐血《医学集成》
- 吐泻《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吐血《评琴书屋医略》
- 吐泻《扁鹊心书》
- 吐血《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