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仓法
黄牡牛肉(肥嫩者)二、三十斤
切碎、洗净,用长流水、桑柴火煮糜烂,滤去渣,取净汁,再入锅中,文武火熬至琥珀色,则成矣。择一静室明快不通风者,令病患先一夜不食,坐其中,每饮一钟,少时又饮,积数十钟。病在上者必吐,病在下者必利,病在中者吐而且利。视所出物可尽病根,乃止吐利。后必渴,不得与汤,其小便必长,取以饮之,名轮回汤,非惟止渴,兼涤余垢。行后解退倦卧觉饥,先与米饮,次与稀粥,三日后渐进浓粥软饭。戒牛肉数年。
倒仓法,乃实脾之法也。牛性属土,最能补脾,脾气实则中州之转输利便而垢滞无所容留。故在上者迫之仍从上出,在下者迫之仍从下出,正盛邪消,理固然也。

- 倒仓法《医方论》
- 倒仓法《医方考》
- 倒仓论《格致余论》
- 倒仓法《目经大成》
- 倒产《中医词典》
- 倒仓法《医学纲目》
- 倒产《竹林女科证治》
- 倒饱中满《傅青主男科》
- 倒垂帘《中医词典》
- 倒拔肿疡《中医词典》
- 倒吊法《中医词典》
- 倒《张氏医通》
- 倒挂草《本经逢原》
- 捣针法《中医词典》
- 倒挂藤《证类本草》
- 捣针《中医名词词典》
- 倒换散《医方考》
- 捣法《中医词典》
- 倒睫《目经大成》
- 导滞通幽汤《仁术便览》
- 倒睫《明目至宝》
- 导滞通经汤《外科理例》
- 倒睫《眼科学》
- 导滞通腑《中医名词词典》
- 倒睫赤烂症《中医词典》
- 导滞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倒睫卷毛歌《医宗金鉴》
- 导滞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倒睫拳挛《圣济总录》
- 导瘀散滞缓急之品《痰火点雪》
- 倒睫拳毛《中医词典》
《医方论》
- 作者:费伯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65年
- 序
- 发凡
- 卷一
- 补养之剂
- 六味地黄丸
- 附桂八味丸
- 知柏八味丸
- 七宝美髯丹
- 还少丹
- 黑地黄丸
- 虎潜丸
- 天真丸
- 三才封髓丹
- 大造丸
- 补天丸
- 人参固本丸
- 参乳丸
- 天王补心丹
- 孔圣枕中丹
- 大补阴丸
-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
- 斑龙丸
- 龟鹿二仙膏
- 补火丸
- 唐郑相国方
- 二至丸
- 扶桑丸
- 参苓白术散
- 妙香散
- 玉屏风散
- 四君子汤
- 升阳益胃汤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 补肺汤
- 百合固金汤
- 紫菀汤
- 秦艽扶羸汤
- 黄鳖甲散
- 秦艽鳖甲散
- 益气聪明汤
- 羊肉汤
- 发表之剂
- 涌吐之剂
- 攻里之剂
- 表里之剂
- 卷二
- 和解之剂
- 理气之剂
- 理血之剂
- 祛风之剂
- 卷三
- 祛寒之剂
- 清暑之剂
- 利湿之剂
- 润燥之剂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