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五、妇产科疾病

《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山海经》已记载了佩带某种药物可以有助于生育,食某种药可以使人“无子”、“不育”。

《周礼》明确规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内则》更强调:“妻不娶同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扁鹊,具有多方面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他曾行医来到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由于当地人民重视妇女,便按当地群众的需要,当了一名“带下医”(妇科医生)。这说明我国早在公元前4~3世纪,就已有了以治疗妇科疾病为主,而行医于民间的医生。

《五十二病方》记有妇女常见病:女子(癃),马王堆帛书《胎产书》,则是我国现今已知的,最古的以胎产命名的产科著述。其中有医论一篇,即“禹问幼频”,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变化和产妇的调摄;另外,还绘有两种埋胞方位的图形,显然是与迷信有关。

《五十二病方》中已记有“女子月事”。《内经》则更全面地论述了月经的产生及其与生育机能的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主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提出了月经是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明确了月经的周期性:女子14岁初潮,进入生育年龄;到了49岁,为绝经期,主育机能衰退,认为月经的产生主要是肾气,天癸,冲任脉的作用。《灵枢·五音五味篇》又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深刻揭示了女子以血为本的生理病理特点。

关于妊娠的生理和妊娠诊断:

《胎产书》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变化。论中把最初形成一个月以内的胚胎描述为“流刑”;指出胚胎发育至二、三月时,呈一团“膏”、“脂”状物;四、五月时,胚胎产生血与气;依赖气血的供养,胚胎先后子七、八、九月生成筋、骨、皮肤、毛发等各种器官组织。经10个月的变化过程、胚胎发育成熟,最后娩出母体,这在中国人体胚胎发育史上确实是最早的论述,北齐医学家徐之才的“十月养胎法”即源于此,从而奠定了中医妇产科学“胎教”和孕妇保健的理论基础。

关于妇科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关于妇科疾病,《素问》已记载有女子不月,月事不来,月事衰少,血枯(经闭);崩中,经水过多;女子带下瘕聚;还记有产科病,如子(妊娠音痖)等。《灵枢·水胀篇》更记有肠罩和石瘕,对其症侯特点和病变部位也有比较确切的描述和分析。现代多数学者认为,肠罩与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相类似;石瘕与子宫肌瘤相类似。《内经》还提出了一些有关妇科疾病的治则和方药。加因感受寒邪、血凝气滞,导致的经少、经闭。《素问·调经论》则用消法,“消而去之”;若发生汤罩、石瘕、《灵枢·水胀篇》则用导法,认为“可导而下”。《素问·腹中论》为治疗月事衰少不来、血枯经闭,制定了妇科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通经方剂: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方中有乌贼骨、雀卵鲍鱼汁,为血肉有情之品,可益精血补肝肾;并用茜草可祛瘀生新。为妇科处方用药树立了范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医学通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医学通史》书籍目录
  1. 妇产科疾病《中国医学通史》
  2. 妇产科超声诊断《物理诊断学》
  3. 妇产科疾病的理疗《理疗学》
  4.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5. 妇产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6.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7. 妇产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8.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9. 妇科《冷庐医话》
  10.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11. 妇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12.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13. 妇科病史采集《妇产科学》
  14.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15. 妇科部《本草易读》
  16.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17. 妇科常见疾病《放射诊断学》
  18.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19. 妇科常见症状《妇产科学》
  20.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21. 妇科急腹症《急诊医学》
  22. 妇产科《中国医学通史》
  23. 妇科疾病的激光治疗《临床激光治疗学》
  24. 妇病难治《妇科心法要诀》
  25.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中医妇科学》
  26. 妇病难治《医宗金鉴》
  27. 妇科疾病自测《常见病自测》
  28. 负性平衡与潜病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29. 妇科检查《中医妇科学》
  30. 负性平衡与潜病《中医疾病预测》
  31. 妇科检查及常用特殊检查《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