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证二条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若与或同.病在太阳.或吐或下或汗.邪仍不解.而兼微烦.邪气不之表而之里也.小便数.
大便因硬者.热气不之太阳之本而之阳明之腑.可与小承气.和胃除热为主.不取大下者.以津液先亡.不欲更伤其阴耳.
小承气汤方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汗生于津液.津液资于谷气.故阳明多汗.则津液外出也.津液出于阳明.而阳明亦藉养于津液.故阳明多汗.则胃中无液而燥也.胃燥则大便硬.大便硬则谵语.是宜小承气汤.以和胃而去实.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者.以津液先亡.不欲多下.以竭其阴.亦如上条之意也.

- 小承气汤证二条《伤寒贯珠集》
- 小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 小承气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 小承气汤证《经方实验录》
- 小承气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 小承气汤方《伤寒论》
- 小承气证《医学摘粹》
- 小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 小承气证《医学摘粹》
- 小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 小承气证三 阳明二十二《伤寒悬解》
-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 小承气证十 阳明二十九《伤寒悬解》
-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 小承气证十一 阳明三十《伤寒悬解》
-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 小赤脉《明目至宝》
- 小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 小赤脉传睛《银海精微》
- 小承气汤八十九 方见《伤寒·阳明》《金匮悬解》
- 小虫进耳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小承气汤(玉函)《张氏医通》
- 小除湿汤《冯氏锦囊秘录》
- 小承气汤(《温疫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小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小承气汤《伤寒括要》
- 小刀圭《韩氏医通》
- 小承气汤《汤头歌诀》
- 小地黄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小承气汤《医方论》
- 小地黄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贯珠集》
- 卷一/太阳篇上
-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太阳权变法第二
- 不可发汗例十条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 十枣汤证治一条
- 五苓散证治一条
-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 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
- 结阴代阴脉法一条
-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太阳篇下
-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阳明篇上
- 卷四/阳明篇下
- 阳明明辨法第二
-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少阳篇
-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太阴篇
- 卷七/少阴篇
- 卷八/厥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