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病根原

《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湿病者,太阴湿旺而感风寒也。太阴以湿土主令,肺以辛金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胃以戊土而化燥,燥湿相敌,是以不病。人之衰也,湿气渐长而燥气渐消,及其病也,湿盛者不止十九,燥盛者未能十一。阴易盛而阳易衰,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理固然也。

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肺气化水,渗于膀胱,故小便清长。土湿则肺气堙郁,不能化水,膀胱闭癃,湿气浸淫,因而弥漫于周身。湿为阴邪,其性亲下,虽周遍一身,无处不到,究竟膝踝关节之地,承受为多。一遇风寒感冒,闭其皮毛,通身经络之气,壅滞不行,则疼痛热烦而皮肤熏黄。湿陵上焦,则痛在头目;湿淫下部,则痛在膝踝;湿侵肝肾,则痛在腰腹。湿遍一身,上下表里,无地不疼,而关窍骨节,更为剧焉。

其火盛者,郁蒸而为湿热;其水盛者,淫泆而为湿寒,而总之悉本于阳虚。法当内通其膀胱,外开其汗孔,使之表里双泄也。

茵陈五苓散

白术 桂枝 茯苓 猪苓 泽泻

等分,为散,每用五钱,调茵陈蒿末一两,和匀,空腹米饮调服一汤匙,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

湿家日晡烦疼,以土旺午后申前,时临未支,湿邪旺盛也。若发热恶寒,是表邪闭固,加紫苏、青萍,以发其汗。

元滑苓甘散

元明粉 滑石 茯苓 甘草

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湿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候也。

湿旺脾郁,肺壅而生上热,小便黄涩,法宜清金利水,以泻湿热。若湿邪在腹,肺气壅滞,以致头痛鼻塞,声音重浊,神气郁烦,当于发汗利水之中,加橘皮杏仁,以泻肺气。

苓甘栀子茵陈汤

茵陈三钱 栀子二钱 甘草二钱,生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小便黄涩,少腹满胀者。服此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湿从小便去矣。

湿家腹满尿涩,是木郁而生下热,法当利水泻湿,而加栀子,以清膀胱。若湿热在脾,当加大黄芒硝。如湿热但在肝家,而脾肾寒湿,当加干姜附子。若膀胱无热,但用猪苓汤,利其小便可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四圣心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1. 湿病根原《四圣心源》
  2. 湿病二《金匮悬解》
  3. 湿病九《伤寒悬解》
  4. 湿病二《伤寒悬解》
  5. 湿病九《金匮悬解》
  6. 湿病的预报《中医疾病预测》
  7. 湿病六《伤寒悬解》
  8. 湿病辨脉《温病正宗》
  9. 湿病六《金匮悬解》
  10. 湿病八《金匮悬解》
  11. 湿病脉证《高注金匮要略》
  12. 湿病八《伤寒悬解》
  13. 湿病脉证《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14. 湿病 九章《伤寒悬解》
  15. 湿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6. 湿病《时方妙用》
  17. 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18. 湿病《中医名词词典》
  19. 湿病七《伤寒悬解》
  20. 湿变《中医词典》
  21. 湿病七《金匮悬解》
  22. 湿痹注候《诸病源候论》
  23. 湿病三《伤寒悬解》
  24. 湿痹腰脊《千金翼方》
  25. 湿病三《金匮悬解》
  26. 湿痹病《备急千金要方》
  27. 湿病十《金匮悬解》
  28. 湿痹《症因脉治》
  29. 湿病十八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30. 湿痹《明医指掌》
  31. 湿病十一《金匮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