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音响的物理学特点
借助叩诊音来判断人体的某些病变,需掌握音响的物理学特点,简要说明如下:
(一)组成音响的三要素,为音调、音强与音色、音调的高低决定振源的频率即频率高音调也高;音强则决定于振源、振幅的大小即振幅愈大音响愈强;而音色决定于倍频组份,相同的基频和振幅如倍频组份不同二个音响其音色仍有区别,肉耳可分辨出此二个声音。
(二)音时的长短、与物体振动时间长短和波速在介质中衰减的快慢有关。物质振动期长音时也长,波速在介质中衰减缓慢其音时也长。
(三)介质对音响传递的影响。音响在介质中传递时,介质密度大、弹性好时音响传播快、密度小,弹性差的物体其音响传播缓慢。人体的组织器官因弹性及密度各异,故其叩诊时发出的叩诊音各异且传递的速度不同,如肺组织为含气的肺泡所组成,其振动频率低、弹性好振幅大、振动期长,故音调低但音响强、音时长。

- 音响的物理学特点《物理诊断学》
- 音嘶《中医词典》
- 音响噪音《实验动物科学》
- 音释《丹溪手镜》
- 音哑《经验麻科》
- 音声之扇《中医词典》
- 音哑(先清肺火,重用生黄芩)《经验麻科》
- 音声之机《中医词典》
- 音哑和失音《常见病自测》
- 音声之户《中医词典》
- 音哑门主方《疡医大全》
- 音声之关《中医词典》
- 音哑门主论《疡医大全》
- 音声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音瘖《中医词典》
- 音声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音运不及胜己司天兼化歌《古今医统大全》
- 音声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洇尻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 音声言语论《侣山堂类辩》
- 殷浩(303-356年)《中医词典》
- 音气《中医词典》
- 殷榘《中医词典》
- 音《中医词典》
- 殷门《针灸大成》
- 荫胎《中医词典》
- 殷门《中医词典》
- 荫命《证类本草》
- 殷门《针灸学》
- 茵芋叶《医学入门》
- 殷孽《神农本草经》
《物理诊断学》
- 问诊与症状学
- 第一章 问诊(采集病史)
- [附] 各系统问诊参考提要
- 第一节 颜面(缺)
- 第二节 疼痛
-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
- 第四节 咯血
- 第五节 呼吸困难
- 第六节 呕血与便血
- 第七节 腹泻
-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
- 第九节 黄疸
- 第十节 水肿
- 第十一节 紫绀
- 第十三节 排尿异常
- 第十四节 出血倾向
- 体格检查
- 第三章 体检的基本方法
- 第四章 一般检查
- 第五章 头面部
- 第六章 颈部
- 第七章 胸部及肺
- 第八章 心脏及外周血管
- 第九章 腹部
- 第十章 外生殖器及肛门检查
- 第一节 外生殖器检查
- 第二节 肛门与直肠
- 第十一章 脊柱与四肢
-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
- 器械检查
- 第十三章 几种常用诊疗操作方法
- 第十四章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 第二节 心电向量概念
-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
- 第四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五节 心室肥厚及心房肥大
- 第六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第七节 心肌梗死
- 第八节 心律失常
- 一、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
-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
- 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 第九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 第十五章 超声诊断
- 第一节 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
- 第二节 临床应用
- 第十六章 核医学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
- 第四节 消化系统及肿瘤核医学检查方法
-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六节 骨显像
- 第七节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八节 血液和淋巴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九节 肺显像
- 第十七章 内镜检查
- 第十八章 肺功能测验
-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 第十九章 诊断步骤
- 第二十章 病案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