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法的应用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书籍目录

胶体铁的呈色产物亚铁氰化铁是一络合物(解离常数1×10-35),一经形成,难以再与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蓝色的亚铁氰化铁与棕色的DAB产物及黑色的银颗粒颜色对比明显,因此强结合免疫酶及IGSS进行光镜下抗原的双标及多标记。胶体铁(颗粒1nm)标记抗体直径比常用胶体金(5~40nm)及铁蛋白标记抗体(12nm)小,因而对固定组织具有更好的穿透力,可用于抗原的超威结构定位,尤其是免疫电镜的包埋前染色。结合免疫酶及不同大小胶体金标记抗体,还可用于抗的双标记及多标记。

非特异性背景染色是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组织中的内源性过氧化酶活性及色素常会干扰免疫过氧化酶染色;而胶体金非特异性吸附组织是构成IGSS背景染色的主要原因。胶体铁与抗体结合呈电中性后,很少再与组织发生吸附,并且其染色不受内源酶活性的干扰。普鲁士蓝反应只显示标记的三价铁,不能显示组织中内源性二价铁(除外含铁血黄素,但可通过连续切片H·E染色对照排除),因而背景干净。另外免疫斑点试验和组织染色结果表明,免疫胶体铁间接法敏感性与IGSS基本相同但高于ABC染色,从上述两方面看,该方法要优于免疫酶及免疫金银染色。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书籍目录
  1. 方法的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 方东野两胁痛《孙文垣医案》
  3. 方法和标准品的分级《临床生物化学》
  4. 方东野脊骨痛牵引胸腹皆痛《孙文垣医案》
  5. 方法建立的原理确定《临床生物化学》
  6. 方导《中医词典》
  7. 方法建立后的临床观察《临床生物化学》
  8. 方寸匕《中医词典》
  9. 方法建立时的条件选择《临床生物化学》
  10. 方萃岩翁乃郎跌后又患腹痛药伤胃气治验《程杏轩医案》
  11. 方法类型和操作步骤《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2. 方萃岩翁公郎滑精证治《程杏轩医案》
  13. 方法选择的步骤《临床生物化学》
  14. 方丞《中医词典》
  15. 方法选择的要求《临床生物化学》
  16. 方成弗约之失《卫生宝鉴》
  17. 方法学评价《临床基础检验学》
  18. 方差分析的意义《医学统计学》
  19. 方法学性能标准及其制定《临床生物化学》
  20. 方差分析《预防医学》
  21. 方法余论《医学读书记》
  22. 方差(variance)和标准差《预防医学》
  23. 方法总论《正骨心法要旨》
  24. 方灿侣翁腹痛蓄瘀脱血治愈并商善后法《程杏轩医案》
  25. 方法总论《医宗金鉴》
  26. 方补德《中医词典》
  27. 方法总论《伤科汇纂》
  28. 方本恭《中医词典》
  29. 方古庵·附余暑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30. 方八首大承气汤《备急千金要方》
  31. 方古庵论《温热暑疫全书》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