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技术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书籍目录

冷冻蚀刻法(Freeze Ftching),也称冷冻复型法(Freeze Replica)或冷冻切断(Freeze Fracture),是研究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步骤首先是将样品在液氮中冷冻,然后放到真空喷镀仪中切断,切断后的切面上有细胞器,其间还有冻成洋的水分。再加热使冰升华,将水份蒸发,把细胞器的膜结构暴露出来,这一步骤就称为冷冻蚀刻。如不进行蚀刻就称为冷冻切断。向暴露的膜结构上喷镀铂—碳投影,再喷碳来加固。这样就在切断的样品表面形成一层复型膜。在此复型膜上印下了细胞切面的立体结构。从真空中取出样品,把复型膜下面的组织腐蚀掉,再把复型膜捞在铜网上,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复型膜。

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目前被大家公认的并为冷冻复型电镜观察所证实的是流动镶嵌型(图7-1),即脂质—球状蛋白质镶嵌模型。依照这上模型学说表明,生物膜是一种流动

生物膜分子的流动镶嵌模型及冷冻断裂面图解

图7-1 生物膜分子的流动镶嵌模型及冷冻断裂面图解

的、可塑的、镶嵌蛋白质分子的脂质双分子层的膜;脂质双分子层中每一分子分别具有两极,一端为亲水极,朝向膜的内、外表面,而另一端的疏水极朝向膜的中线部位,两排分子彼此相对,构成生物膜膜性结构的基础。蛋白质分子彼此相对有嵌入性和表在性两种,前者大约占蛋白质总量的3/4左右,外形近似球状,镶嵌在脂质分子层的不同深度内,而后者则大多附着于细胞膜的胞质面。在冷冻劈裂后,生物膜的水平断面大多发生在单位膜的疏水极。因此,膜的亲水部,分别命名为PS(与细胞质,核质或线粒体内基质相邻的面)和ES(与细胞外间隙或细胞内间隙或细胞内间隙相邻的面,如内质网腔、核质间隙、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腔和其它各种泡的腔等)。膜的疏水部、亦即劈裂面分别叫做EF(面向细胞质、核质、或线粒体基质的面)和PF(向细胞外间隙或内间隙的面)。从70年代初期开始,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技术已开始在应用,但由于免疫标记必须在冷冻蚀刻步骤以前进行,所以仅能标记细胞外表面(ES)。80年代开始建立了断裂—标记细胞化学方法,将细胞膜劈开后,中央的两侧断面(EF与PF)以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的各个表面及细胞质与核质都能被标记,为此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应用此法还可对抗原与受体分子进行定量统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书籍目录
  1. 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 冷冻蚀刻表面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 冷毒疳痢《中医词典》
  4. 冷冻伤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5. 冷呃《中医词典》
  6. 冷冻疗法《理疗学》
  7. 冷风嗽《中医词典》
  8. 冷疔《外科心法要诀》
  9. 冷服《中医名词词典》
  10. 冷疔《医宗金鉴》
  11. 冷服《中医词典》
  12. 冷疔《中医词典》
  13. 冷汗《中医名词词典》
  14. 冷的应用《基础护理学》
  15. 冷汗《中医词典》
  16. 冷丹《丹溪手镜》
  17. 冷候《诸病源候论》
  18. 冷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19. 冷积腹疼《医学衷中参西录》
  20. 冷疮候《诸病源候论》
  21. 冷疾《儒门事亲》
  22. 冷疮《中医词典》
  23. 冷灸《中医词典》
  24. 冷疮《圣济总录》
  25. 冷厥《中医词典》
  26. 冷喘《中医词典》
  27. 冷开泰《中医词典》
  28. 冷齿《中医词典》
  29. 冷咳方三首《外台秘要》
  30. 冷痹《中医词典》
  31. 冷咳秘方《华佗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