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常用凝胶的技术参数
1.葡聚糖凝胶的某些技术数据
种类 | 干颗粒直径(μ) | 分子量分级范围 | 床体积毫升/克干分子筛 | 得水值 | 溶胀最少平衡时间(h) | 柱头压力(kPa)(2.5cm直径柱) | ||
肽及球形蛋白质 | 葡聚糖(线性分子) | 室温 | 沸水浴 | |||||
Sephadex G-10 | 40~ 120 | ~700 | ~700 | 2~ 3 | 1.0±0.1 | 3 | 1 | |
Sephadex G-10 | 40~ 120 | ~1500 | 1500 | 2.5~3.5 | 1.5±3.5 | 3 | 1 | |
Sephadex G-25 | ||||||||
粗级 | 100~300 (≈5~100目) | |||||||
中级 | 50~150 (≈100~200目) | 1,000~ 5,000 | 100~ 5,000 | 4~6 | 1.5±0.2 | 6 | 2 | |
细级 | 20~800(≈200~400目) | |||||||
超细 | 10~40 | |||||||
Sephadex G-50 | ||||||||
粗级 | 100~200 | |||||||
中级 | 50~150 | 1,500~ | 500~ | |||||
细级 | 20~80 | 30,000 | 10,000 | 9~11 | 5.0±0.3 | 6 | 2 | |
超细 | 10~40 | |||||||
Sephadex G-75 | ||||||||
40~120 | 3,000~ | 1,000~ | ||||||
超细 | 10~40 | 70,000 | 950,000 | 12~15 | 7.5±0.5 | 24 | 3 | 3.92~15.86 |
Sephadex G-100 | ||||||||
40~120 | 4,000~ | 1,000~ | ||||||
超细 | 10~40 | 1,500,000 | 150,000 | 15~20 | 10.0±1.0 | 48 | 5 | 2.35~9.41 |
Sephadex G-150 | ||||||||
40~120 | 5,000~ | 1,000~ | 20~30 | |||||
超细 | 10~40 | 400,000 | 150,000 | 18~22 | 15.0±1.5 | 72 | 5 | 0.88~3.53 |
Sephadex G-200 | ||||||||
40~120 | 5000~ | 1000~ | 30~40 | |||||
10~40 | 800,000 | 200,000 | 20~25 | 20.0±2.0 | 72 | 5 | 0.39~1.57 |
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技术数据
型号 | 排阻的下限 (分子量) | 分级分离范围 (分子量) | 膨胀后的床体积(ml/g干凝胶) | 膨胀所需最少时间(室温,h) |
Bio-gel-P-2 | 1,600 | 200~2,000 | 3.8 | 2~4 |
Bio-gel-P-4 | 3,600 | 500~4,000 | 5.8 | 2~4 |
Bio-gel-P-6 | 4,600 | 1,000~5,000 | 8.8 | 2~4 |
Bio-gel-P-10 | 10,000 | 5,000~17,000 | 12.4 | 2~4 |
Bio-gel-P-30 | 30,000 | 20,000~50,000 | 14.9 | 10~12 |
Bio-gel-P-60 | 60,000 | 30,000~70,000 | 19.0 | 10~12 |
Bio-gel-P-100 | 100,000 | 40,000~100,000 | 19.0 | 24 |
Bio-gel-P-150 | 150,000 | 50,000~150,000 | 24.0 | 24 |
Bio-gel-P-200 | 200,000 | 80,000~200,000 | 34.0 | 48 |
Bio-gel-P-300 | 300,000 | 100~400,000 | 40.0 | 48 |
3.琼脂糖凝胶的技术数据
型号 | 琼脂糖含量 %(W/W) | 排阻的下限 (分子量) | 分级分离的范围(分子量) | 生产厂家 |
Sepharose 4B | 4 | 0.3×106~3×106 | Pharmacia | |
Sepharose 2B | 2 | 2×106~25×106 | ||
Sagavac 10 | 10 | 2.5×105 | 1×104~2.5×105 | Seravac |
Sagavac 8 | 8 | 7×105 | 2.5×104~7×105 | |
Sagavac 6 | 6 | 2×106 | 5×104~2×106 | |
Sagavac 4 | 4 | 15×106 | 2×105~15×106 | |
Sagavac 2 | 2 | 150×106 | 5×105~15×107 | |
Bio-gel A-0.5M | 10 | 0.5×106 | <1×104~0.5×106 | Bio-Rad |
Bio-gel A-1.5M | 8 | 1.5×106 | <1×104~1.5×106 | |
Bio-gel A-5M | 6 | 5×106 | 1×104~5×106 | |
Bio-gel A-15M | 4 | 15×106 | 4×104~15×106 | |
Bio-gel A-50M | 2 | 50×106 | 1×105~50×106 | |
Bio-gel A-150M | 1 | 150×106 | 1×106~150×106 |
4.各处凝胶所允许的最大操作压
凝胶 | 最大静水压(kPa) |
Sephadex | |
G-10 | 9.8 |
G-15 | 9.8 |
G-25 | 9.8 |
G-50 | 9.8 |
G-75 | 4.9 |
5.琼脂糖凝胶浓度与线性DNA分辨范围
凝胶浓度(%) | 线性DNA长度(bp) |
0.5 | 1000~30000 |
0.7 | 800~12000 |
1.0 | 500~10000 |
1.2 | 400~7000 |
1.5 | 200~3000 |
2.0 | 50~2000 |
6.染料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
凝胶浓度(%) | 溴酚蓝 | 二甲苯青FF |
5.0 | 35bp | 140bp |
6.0 | 26bp | 106bp |
8.0 | 19bp | 75bp |
10.0 | 12bp | 55bp |
20.0 | 8bp | 28bp |
7.染料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
凝胶浓度(%) | 溴酚蓝 | 二甲苯青FF |
3.5 | 100bp | 460bp |
5.0 | 65bp | 260bp |
8.0 | 45bp | 160bp |
12.0 | 20bp | 70bp |
15.0 | 15bp | 50bp |
20.0 | 12bp | 45bp |

- 常用凝胶的技术参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常用酶的配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常用判断方法《病理生理学》
-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心脏病学》
-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功能、结构特点《实验动物科学》
- 常用抗生素溶液《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常用实验动物口腔解剖生理特点《实验动物科学》
- 常用近交系小鼠品系特征《实验动物科学》
- 常用实验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实验动物科学》
- 常用降血脂中药《减肥新法与技巧》
- 常用食欲抑制剂用法《减肥新法与技巧》
- 常用降血脂复方《减肥新法与技巧》
- 常用术语《药理学》
- 常用降血脂的单味中药《减肥新法与技巧》
- 常用酸碱技术参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常用急救技术《基础护理学》
-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医学统计学》
- 常用激光治疗的适应症《理疗学》
- 常用药品非专利名和商品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用基因诊断技术《医学遗传学基础》
- 常用药物的非专利名和商品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用缓冲液《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参考表《医院药学》
- 常用辅料《中药炮制》
- 常用药物用法《减肥新法与技巧》
- 常用耳六减肥方法介绍《减肥新法与技巧》
- 常用药中特别注意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常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妇产科学》
- 常用医学检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用的突变品系《实验动物科学》
- 常用于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科学》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前言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有关的免疫学理论(缺)
- 第二节 免疫细胞化学的有关技术概述
- 第三节 有关细胞和组织学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的制备
- 第一节 抗原的制备(缺)
- 第二节 抗体的制备
- 第三节 抗体的提取与纯化(缺)
- 第三章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 第一节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原理
- 第二节 荧光抗体的制备
- 一、荧光素
- (一)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 GITC)
- (二)四乙基罗达明(tetraethylrodamineB200, RB200)
- (三)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tetramethylrhodamineisothiocyanate, TMRITC)
- 二、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
- 三、荧光抗体质量控制
- 四、荧光抗体的保存
- 第三节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 第四节 荧光显微镜检查法
- 第五节 非特异性染色的消除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免疫酶细胞化学
- 第一节 固定和切片
- 第二节 染色方法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第四节 ICC的几种特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免疫金银及铁标记技术
- 第一节 免疫金技术发展史
- 第二节 溶胶的基本概念
- 第三节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 一、制备胶体金的准备
- 二、制备胶体金的方法和步骤
- 第四节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
- 第五节 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
- 第六节 免疫胶体金银细胞化学染色的固定剂选择
- 第七节 光镜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方法
- 第八节 免疫胶体铁细胞化学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亲合组织化学技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某些进展
- 第一节 抗生物素—生物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 一、基本原理
- 二、几中抗生物素—生物素染色法
- 第二节 葡萄球菌蛋白A(SPA)
- 第三节 凝集素
- 第四节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某些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概述
- 第二节 免疫铁蛋白技术
- 第三节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
- 第四节 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法
- 第五节 其它免疫电镜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蛋白质与多肽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放射性碘标记
- 一、同位素的选择
- 二、蛋白质与多肽激素的放射性碘标记
- 三、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纯化与鉴定
- 第三节 结合和游离部分的分离
- 第四节 样品的前处理
- 第五节 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免疫细胞化学与图像分析
- 第十章 流式细胞术(FCM)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流式细胞术简介
- 第二节 FCM在生物医学工程学方面的应用
- 第三节 FCM对外周白细胞的免疫荧光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免疫细胞化学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 一、确定神经递质的性质、定性和分布
- 二、探查和发现新的神经递质
- 三、追踪神经束的行径及其投射区
- 四、区别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 五、研究神经递质的超威结构定位
- 六、神经递质共存的研究
- 七、个体和种族发育的研究
- 八、与神经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进行神经生物科学的研究
- 九、应用于受体的研究
- 十、神经系统的机能研究
- 第十二章 肿瘤免疫细胞化学
- 第一节 神经肿瘤免疫细胞化学
-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细胞化学
- 第三节 软组织与骨肿瘤细胞化学
- 第四节 免疫活性细胞及其肿瘤的免疫细胞学
- 一、免疫活性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
- 二、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细胞化学标记
- 第五节 上皮组织肿瘤免疫细胞化学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消化器官免疫细胞化学
- 第一节 胃肠道粘膜免疫细胞化学特点
- 第二节 胃肠道粘膜抗体产生细胞
- 第三节 消化道分泌生IgA
- 第四节 胃肠道粘膜T淋巴细胞
- 第五节 癌胚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
- 第六节 胃肠道溶菌酶
- 第七节 消化管壁内神经丛的免疫细胞化学
- 第八节 肝脏疾病免疫细胞化学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肾脏疾病免疫细胞化学
- 第一节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范围
- 第二节 荧光或酶标抗体在肾脏内显示的部位及形式
- 第三节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肾脏疾病中应用的意义
- 第四节 各种肾脏疾病的病变以及免疫荧光(酶标)表现特征
-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二、继发于全身性疾患的肾小球疾病
- 三、结缔组织病时的肾脏损害
- 四、血管性疾患导致肾脏的损害
- 五、代谢性疾患引起的肾脏损害
- 六、某些特殊疾病时的肾脏损害
- 七、遗传性和先天性肾病
- 八、杂病
- 九、肾移植
- 十、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自身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和应用
- 第一节 自身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 第二节 在研究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一、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 ANA)的检测
- 二、双链DNA抗体(Double strand DNA antibody, dsDNA)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 三、抗核仁抗体的检测法
- 四、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 五、抗着丝点抗体的检测方法
- 六、抗甲状腺自身抗体(ThyroidAutoantiodies)的检测方法
- 七、平滑肌抗体(Smooth muscle antibody , SMA)的检测
- 八、肝细胞膜抗体(Antibodyto the hepatocyte membrane, HMA)的检测
- 九、线粒体抗体(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
- 十、胃壁细胞抗体(Gastricparietal cell antibodies, PCA)的检测
- 十一、胃泌素细胞抗体(GastrinCell antibodies, GCA)的检测
- 十二、胰岛细胞抗体(Isletcell antibady, ICAb)的检测
- 十三、抗肾小球和肺泡基底膜抗体的检测
- 十四、抗皮肤成分自身抗体的检测
- 十五、唾液腺外分泌导管上皮自身抗体的检测
- 十六、抗横纹肌自身抗体的检测
- 十七、肾上腺自身抗体的检测
- 十八、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的检测
- 十九、抗中性白细胞胞浆自身抗体(Anti-eutrophilcytoplasmic autoantibody ANCA)
- 二十、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roliferativecell nuclear antigen antibody, PCNA)
- 二十一、抗类风湿关节 炎相关核抗原的抗体(Antirheu-matoidarthritis 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 antibody, RANA)
- 二十二、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ntibody, ASA)
- 二十三、其他自身抗体的检测
- 第三节 自身抗体产生的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十六章 病原体的免疫细胞化学快速检查方法和应用
- 第一节 在细菌学中的应用
- 一、甲组溶血性链球菌的快速检查法
- 二、脑膜炎双球菌的快速检查法
- 三、霍乱弧菌和副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查法
- 四、鼠疫杆菌的快速检查法
- 五、炭疽杆菌的快速检查法
- 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查法
- 七、结核杆菌的快速诊断方法
- 八、其他细菌的快速检查方法
- 九、钩端螺旋体的检查法
- 十、梅毒螺旋体的检查法
- 第二节 在病毒学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在真菌学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免疫细胞化学在皮肤病学的应用
- 第一节 角朊细胞
- 第二节 黑素细胞及其肿瘤
- 第三节 Merkel细胞
- 第四节 郎格罕细胞
- 第五节 真皮与表皮交界
- 第六节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真皮纤维化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七节 真皮浸润细胞免疫表达
- 第八节 汗腺及汗腺肿瘤的免疫细胞化学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十八章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概述
- 第一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 第二节 DNA的变性与复性
- 第三节 分子杂交
- 第四节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核酸(基因)分子探针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核酸(基因)探针目的核酸的制备技术
- 第三节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
- 第四节 非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
- 一、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方法
- 二、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
- 三、生物素-补骨脂素(Biotin -psoralen)标记法
- 四、生物素-α-氨基乙酸-N-羟基琥珀标记化学修饰的DNA法
- 五、缺口平移法标记生物素DNA探针(二步法)
- 六、生物素随机引物标记探针方法
- 七、异羟基洋地黄毒甙(Digoxigenin)标记核酸探针
- 八、光敏2,4-二硝基苯(光敏DNP)标记DNA法
- 九、三硝基苯磺酸(TNBS)标记核酸探针
- 十、生物素化的RNA探针标记
- 十一、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核酸探针法
- 十二、用聚合酶链反应标记高活性DNA探针
- 第五节 寡核苷酸探针的制备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章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 第一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概述
- 第二节 cRNA探针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SHH)中的应用
- 第三节 DNA及寡核苷酸探针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
- 第五节 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未来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一章 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和电镜水平的应用
- 第一节 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铺片的应用
- 一、有关染色体的基本知识及制片
- 二、应用ISHH技术对染色体制片、基因分配(Chromosomalassignment of genes)的研究
- 三、利用ISHH技术对肿瘤或癌前组织的细胞间期染色体铺片进行研究
- 四、利用性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的ISHH技术
- 第二节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在电镜水平的应用
- 一、应用同位素标记cR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于染色体制片(Hutchison et al,1982)
- 二、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
- 三、应用地高辛标记rRNA探针的电镜原位杂交技术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PCR技术的原理
- 第三节 PCR操作范例及反应体系的组成
- 第五节 PCR各处应用模式
- 一、兼并引物(DegeneratePrimer)PCR
- 二、套式引物(NestedPrimer)PCR
- 三、复合PCR(Multiplex PCR)
- 四、反向PCR(Inverse PCR或Reverse PCR)
- 五、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
- 六、标记PCR(LP-PCR)和彩色PCR
- 七、加端PCR
- 八、锚定PCR或固定PCR
- 九、玻片PCR
- 十、反转录PCR方法检测RNA
- 十一、定量PCR
- 第六节 样品处理与注意事项
- 第七节 PCR仪器的发展
- 第八节 PCR临床应用领域及特点
- 第九节 其它链扩增技术及应用范围
- 一、免疫PCR
- 二、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Transcription-basedAmplification System , TAS)
- 三、再生式序列复制技术(3SR)
- 四、连接酶链式反应(Ligase ChainReaction,LCR)
- 五、PCR-SSCP分析技术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三章 DNA重组技术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工具酶
- 一、DNA限制性内切酶
- 二、甲基化酶
- 三、分子克隆化的另一些酶
- 第二节 分子克隆载体
- 第三节 DNA重组实验中常用的技术
- 第四节 遗传病与肿瘤的基因诊断
- 第五节 “DNA指纹”与法医鉴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免疫细胞化学常用试剂介绍
- 附录二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常用试剂及处理
- 附录三 全血细胞培养染色体技术常用试剂配制
- 附录四 实验室常用技术参数资料
- 本书常用缩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