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胶体铁的制备方法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书籍目录

早期制备的胶体铁作为阳离子胶体是用于检查组织中阴离子的定位,其制备主要是通过三氯化铁(FeCl3)的煮沸完成的,如有:(1)FeCI3直接煮沸(Hale ,1946):(2)FeCl3溶于甘氨酸和氨水的混和液中(Rinehart,1951):(3)FeCl3倒入煮沸的二甲坤酸钠溶液中(Seno.et al,1983)。或FeCl3与二甲砷酸溶液一起煮沸(Seno ,et al.1985)其后,制备方法不断改进,1986年Murakam 等用水合联胺二甲砷酸-FeCl3煮沸法制备出微细颗粒胶体铁(Fine-granular cationic iron colloid),胶体颗粒小(0.5~1nm),从而使其稳定性及穿透能力大大增加(Murakarmi,et al.1986)。用二甲砷酸代替二甲砷酸钠也可以获得同样胶体,具体步骤如下:在60ml 0.1mol/LFeCl33ml,将混合物加热煮沸至变成深棕红色为胶体砷酸铁。室温冷却后,再以二倍于原体积的0.1mol/LpH7.4的二甲砷酸钠缓冲液(Cacdylate sodium Buffer pH7.4,CB)稀释,即可进行抗体标记。该方法制备的铁胶体呈深红色,颗粒大小1nm左右,在pH4~8范围内稳定,4℃可存放一个月以上,室温存放半个月,阴离子定位分布同Murakami等的胶体铁,与IR-COO-有较强的亲和力,但不与IR-NH+结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书籍目录
  1. 胶体铁的制备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 胶体铁标记抗体的鉴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 胶饴《长沙药解》
  4. 胶体溶液《医用化学》
  5. 胶饴《本经逢原》
  6. 胶体金双标记技术(常用为蛋白A—胶体金)《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7. 胶饴《药征续编》
  8. 胶体金颗粒直径测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9. 胶原蛋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 胶体金金颗粒均匀度测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1. 胶原蛋白的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3. 胶原的分解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4.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5. 胶原的生物合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6. 胶体金的一般性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7. 胶原的提取《动脉粥样硬化》
  18. 胶体金的特性和制备《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9. 胶原血管性疾病《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20. 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1. 椒艾丸《备急千金要方》
  22. 胶体金标记蛋白质的纯化《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3. 椒饼灸《中医名词词典》
  24. 胶体金标记蛋白A技术(Protein A-goldtechnique, PAg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5. 椒饼灸《中医词典》
  26. 胶体金pH值的调整《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7. 椒疮《中医名词词典》
  28. 胶体金《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9. 椒疮《中医词典》
  30. 胶体碱式枸橼酸铋《药理学》
  31. 椒疮、粟疮《外科心法要诀》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