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胶原血管性疾病
许多胶原病可累及患儿食管,例如:
(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大部分硬皮病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儿童(75%)表现有食管运动异常,但这些疾病在儿童期少见。
(a)硬皮病
硬皮病病因未明,它可引起食管平滑肌萎缩与硬化,导致食管远端蠕动功能受损及LES功能障碍。
食道症状
由于LES功能障碍,常引发严重的胃食管反流,导致:
· 烧心
· 反酸
· 吞咽障碍
· 胸痛。
但即使有严重的粘膜疾病,症状也可能相对较轻。
诊断措施
可用测压方法检测硬皮病对食管的损害(见9.2)。
测压结果
· LES压力降低或消失
·远端食道收缩及蠕动减弱或消失
·上端食道蠕动及上食管括约肌(UES)压力正常。
(b)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肌病,当伴有皮疹时,称作皮肌炎。
这种疾病影响横纹肌纤维,引起受累肌肉无力和各种程度疼痛、肿胀与萎缩。
影响皮肤与胃肠道的血管炎在皮肌炎儿童患者中也常见。
食管症状
咽部及食管上三分之一,由横纹肌纤维组成,可受累产生如下症状:
· 吸入
· 鼻咽部反流
·口咽部吞咽障碍
· 发育不良。
诊断措施
食管测压可检测该病对食管的损害(见9.2)。
测压结果(见图9.7)
· LES压力及吞咽松弛正常
·远端食道体蠕动正常
·近端蠕动幅度降低
·近端食管自发性吞咽蠕动增加。]
(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即一组表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及多发性肌炎等特征的疾病。患儿可出现关节炎、发热、肌炎、贫血、白细胞缺乏症、Raynaud现象及食管运动异常等多种症状。
食管症状
反流所致的烧心与反酸。
诊断措施
食道测压可检测该病的食道损害。测压结果与硬皮病类似(见9.2)。
测压结果
· LES压力降低
·远端食道蠕动降低。

- 胶原血管性疾病《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胶原的提取《动脉粥样硬化》
- 椒艾丸《备急千金要方》
- 胶原的生物合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椒饼灸《中医名词词典》
- 胶原的分解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椒饼灸《中医词典》
- 胶原蛋白的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椒疮《中医名词词典》
- 胶原蛋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椒疮《中医词典》
- 胶饴《药征续编》
- 椒疮、粟疮《外科心法要诀》
- 胶饴《本经逢原》
- 椒疮粟疮《医宗金鉴》
- 胶饴《长沙药解》
- 椒疮粟疮《外科大成》
- 胶体铁的制备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椒附健脾散《是斋百一选方》
- 胶体铁标记抗体的鉴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椒附散《普济本事方》
- 胶体溶液《医用化学》
- 椒附汤《是斋百一选方》
- 胶体金双标记技术(常用为蛋白A—胶体金)《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椒附丸《冯氏锦囊秘录》
- 胶体金颗粒直径测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椒附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胶体金金颗粒均匀度测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椒附丸《医方考》
-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椒红丸《妇人大全良方》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前言
- 鸣谢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消化系统解剖学
- 第二章 吞咽障碍
- 第三章 反流性疾病
- 第四章 胃和小肠疾病
- 第五章 结肠和直肠肛门疾病
- 第六章 儿科胃肠道疾病
- 第七章 胃肠道插管术
- 第八章 临床检测方法
- 8.1 下食管括约肌定位
- 8.2 24小时pH监测
- 8.3 24小时胆汁监测
- 8.4 静态食管测压
- 8.5 动态食管测压
- 8.6 精确UES测压
- 8.7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
- 8.8 胃电图
- 8.9 动态γ计数检测
- 8.10 肛门直肠测压
- 8.11 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研究
- 8.12 生物反馈
- 8.13 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检测
- 8.14 Oddi括约肌测压
- 第九章 儿科临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