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卷七·食物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盖物有寒有热。犹人脏腑有阴有阳。脏阳而不得平性寒之物以为之协。则脏其益阳矣。脏阴而不得乎性热之物以为之济。则脏其益阴矣。脏有阴阳兼见之症。而不得乎不寒不热之物以为调剂。则脏其益互杂而不平矣。昔孔子观颐之象。而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则知食即于身有裨。而亦有乎当节之理以为之寓。矧于食物之中。尚有宜此宜彼之别。而可不为之考究于其中者乎?奈人惟知以口是甘。以腹是果。而不计乎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此食物所以见论于方书而与药物而并传也。惟是食物之种。不下数百。姑节日用常食之物以为辨别。如谷食之有面曲蚕豆豆油酒醋。是谷之至温者也。若至芦稷稻米粳米陈仓米黑豆黄豆白豆豌豆豇豆胡麻。则稍平矣。又至粟米黍稷荞麦绿豆豆腐豆豉豆酱。则性最寒而不温矣。此谷食之有分其寒热也。又如瓜菜之有姜蒜葱韭芹菜胡荽茼蒿白芥胡萝 。是性之温而不寒者也。若至山药蕹菜匏瓠南瓜。岂得谓之不平乎?又至菘菜苋菜油菜苦菜白苣莴苣胡瓜苦瓜越瓜甜瓜丝瓜冬瓜西瓜酱瓜诸笋芋子茄子。岂得谓之不寒乎?此瓜菜又有分其寒热也。至于果品。则如龙眼荔枝大枣饴糖沙糖白糖莲肉葡萄蜂蜜胡桃肉杨梅木瓜橄榄青桃李子栗子。是为至温之性矣。榧实黄精枇杷青梅花生。是为至平之性矣。梨子菱角莲藕橘瓤乌芋百合甘蔗白果柿干柿霜。是为至寒之性矣。但生李性温。则多生痰而助湿。生桃性燥。则多助热而助毒。此果品之有分其寒热也。若在木类石类。则性之温而热者。无若川椒胡椒。性之平者。无若香蕈。性之寒者。无若木耳蘑菇食盐茶叶。是木类石类之有分其寒热也。以物禽兽论之。如鸡肉鸭肉山雉鹧鸪犬肉羊肉牛肉鹿肉鹿筋猫肉。是至温矣。鸽肉燕窝斑鸠雁肉鹅肉凫肉竹鸡猪肉。是至平矣。兔肉麋肉麋筋。是至寒矣。但山雉鸡鹧鸪。性虽温而不免有发风之害。猪肉性即平。而不免有多食动痰之虞。此禽兽之有分其寒热也。他如鱼鳖龟介虫类。其在鲫鱼鲢鱼鲥鱼鲩鱼鲦鱼海虾鳝鱼。是皆温之属也。鲤鱼鱼白青鱼鲨鱼鲛鱼鲍鱼鳅鱼纸鱼乌贼鱼蛏肉。是皆平之属也。鳢鱼鳗鲡石斑鱼海蛇田蛙螃蟹鳖肉龟肉田螺蛤蜊肉。是皆寒之属也。但虾鳝性燥。则不免有动风助火之变。石斑鳖蟹。性寒有毒。则不免有动气破血之虑。此鱼鳖龟介虫之有分其寒热也。再于诸味之中。又细分其气辛而荤。则性助火散气。味重而甘。则性助温生痰。体柔而滑。则性通肠利便。质硬而坚。则物食之不化。烹炼而熟。则物服之气壅。要使等于用药。知其药之温凉寒热。合于人之病症虚实。是否相符。则于养生之道始得。且胜于药多多矣。荀不此为审顾。而但知服药味。食物日与药反。以至于死而不觉。且或归咎于医。是果谁之咎也乎?

噫。谬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食物《本草求真》
  2. 食土《幼幼新书》
  3. 食物、食品及中医保健医疗食品的概念《中医饮食营养学》
  4. 食痛《幼科心法要诀》
  5. 食物本草《中医词典》
  6. 食痛《儿科萃精》
  7. 食物成分表《临床营养学》
  8. 食痛《医宗金鉴》
  9. 食物成分表(食部100g)《预防医学》
  10. 食填太阴证似结胸似温毒似阴虚《读医随笔》
  11. 食物醋心《回生集》
  12. 食痰《中医词典》
  13. 食物蛋白质《临床营养学》
  14. 食鲐鱼中毒候《诸病源候论》
  15. 食物的配伍应用《中医饮食营养学》
  16. 食时《中医词典》
  17.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生理学》
  18. 食石花停积《奇效简便良方》
  19. 食物的营养学基本知识《食物疗法》
  20. 食生米病《奇方类编》
  21. 食物辅助剂《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食射KT肉中毒候《诸病源候论》
  23.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理《临床营养学》
  24. 食少不化《疫疹一得》
  25. 食物过敏的防治《临床营养学》
  26. 食少、纳呆半年《名师垂教》
  27. 食物过敏的分类与临床表现《临床营养学》
  28. 食伤因素《中医儿科学》
  29. 食物过敏的原因《临床营养学》
  30. 食伤脾胃论《卫生宝鉴》
  31. 食物过敏的诊断《临床营养学》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