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散
药有。亦有平散。补以益虚。散以去实。虚未甚而以重剂投之。其补不能无害。实未甚而以重剂散之。其散更不能无害矣。如麻黄。散风桂枝。苍术。升葛。散暑香薷。散气乌药。皆非平者也。乃有重剂莫投。如治风与湿。症见疥癣周痹。止有宜于苍耳子。症见瘙痒消渴。止有宜于蚕沙。症见麻木冷痛。止有宜于 。症见肤痒水肿。止有宜于浮萍。症见目翳疳蚀。止有宜于炉甘石。皆能使其风除。又如治风与热。症见目翳遮睛。烂弦胞肿。止有宜于甘菊蕤仁木贼。症见风热蒸腾。肾阴不固。止有宜于石南叶。皆能使其风熄热退。又如治寒与热。症见咳嗽不止。止有宜于冬花。症见头面风痛。止有宜于荷叶。症见肺热痰喘。声音不清。止有宜于马兜铃。症见寒燥不润。止有宜于紫白石英。症见肝经郁热不散。止有宜于夏枯草。症见风寒湿热香港脚。止有宜于五加皮。症见风寒痰湿。止有宜于僵蚕。皆能使其寒热悉去。至于治气。则又止用橘皮之宣肺燥湿。青皮之行肝气不快。神曲之疗六气不消。槟榔大腹皮之治胸腹痞胀。白芨之毒而兼止血。野菊花之散火气。痈毒疔肿。瘰 目痛。青木香之除风湿恶毒瓦斯结。皆能使其诸气悉消。凡此药虽轻平。而用与病符。无不克应。未可忽为无益而不用也!

- 平散《本草求真》
-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脉经》
- 平肾脉《中医词典》
-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脉经》
- 平湿脉证《脉经》
- 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脉经》
- 平时念头《达摩洗髓易筋经》
-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脉经》
-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脉经》
- 平人止脉《古今医统大全》
- 平素脉体《医述》
-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脉经》
- 平推法《中医词典》
- 平人舌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平望陆《曹仁伯医案论》
- 平人气象论篇《疡医大全》
- 平胃《瘴疟指南》
- 平人气象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平胃茶《茶饮保健》
- 平人气象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平胃散《时病论歌括新编》
- 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子午流注针经》
- 平胃散《医宗金鉴》
- 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普济方·针灸》
- 平胃散《删补名医方论》
- 平人气象论《素问悬解》
- 平胃散《医述》
- 平人脉准《古今名医汇粹》
- 平胃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平人脉歇止无妨论《三指禅》
-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