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造酿)通经活脉辟秽

酒(专入脾胃与表)。性种类甚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故其味有甘有辛。有苦有淡。而性皆主热。(弘景曰。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性热。惟冠群物。)入胃则气逆。上壅满胸。则肝浮胆横。等于勇士。不可遏矣。若引经用为向导。则其势最速。辛则通身达表。引入至高巅顶之分。(火气上炎者忌。)甘则缓中。(热郁寒滞者忌。)苦则降下。(气衰血弱者忌。)淡则通利小便而速下也。(水衰血枯者忌。)热酒伤中。温饮和胃。怡神壮色。通经活脉。且雾露岚瘴。风寒暑湿邪秽。得此亦可暂辟。(博物志云。王肃张衡马均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作食之效也。)若恣饮不节。则损胃烁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湿热生病。殆不堪言。(震亨曰。本草止言酒热。而有毒不言。其湿中发热。近于相火。醉后振寒战栗可见矣。又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大伤。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疥。或鼻 。或泄利。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去之。其久也病深。或消渴。或内疽。或肺痿。或鼓胀。或失明。或哮喘。或痨瘵。或癫痫。或漏。为难名之病。非具眼未易处也。)至于夜饮。更属不宜。盖夜气主。气密则固。若用酒宣发。醉饮就枕。热壅三焦。伤心损目。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动火。致病甚多。至入药共酿。合姜则疗厥逆客忤。色紫则理螈 偏风。葱豉则解烦热而散风寒。桑椹则益五脏以明耳目。狗肉汁则大补元阳。葡萄肉则甚消痰癖。牛膝干地则滋阴。枸杞仙灵皮则扶阳痿等。社酒指纳婴儿口中。可令速语。喷屋及壁。则逐蚊蝇。烧酒则结。然燥金涸血。败胃伤胆。水酒藉曲酿酝。其性则热。酒藉水成。其质则寒。少饮未至有损。多饮自必见害。如阴虚酷好。其脏本热。加以酒热内助。其热益增。不致逼血妄出不止。阳虚酷好。其脏本寒。加以酒寒内入。其害益甚。不致饱胀吞酸吐泻不止。(此旨历无发明。惟景岳于损伤篇内极说。)糟罨跌伤。行瘀止痛。亦驱蛇毒。及 冻疮。醇而无灰陈久者良。畏枳 葛花赤豆绿豆粉咸卤。(得盐则解。以水制火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本草求真》
  2. 《顾松园医镜》
  3. 《本草新编》
  4. 《证类本草》
  5. 《本经逢原》
  6. 《医学入门》
  7. 《本草从新》
  8. 《古今医统大全》
  9. 《得配本草》
  10. 《本草蒙筌》
  11. 《冷庐医话》
  12. 《本草备要》
  13. 《本草便读》
  14. 《汤液本草》
  15. 《本草经解》
  16. 《本草衍义》
  17.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8. 《食疗本草》
  19. 《名医别录》
  20. 《新修本草》
  21. 《本草分经》
  22. 《饮膳正要》
  23. 《本草撮要》
  24. 《药笼小品》
  25. 《瘴疟指南》
  26. 《千金翼方》
  27. 《药征续编》
  28. 《雷公炮制药性解》
  29. 《本草乘雅半偈》
  30. 《本草纲目》
  31. 酒 鼻《外科大成》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