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
(香木)入心行气活血止痛
乳香(专入心。兼入脾胃肾)。即书所云熏陆香者是也。香窜性温不润。诸书曷言于血有补。讵知血因气逆。则血凝而不通。以致心腹绞痛。毒因气滞。则血聚而不散。以致痛楚异常。乳香香窜入心。既能使血宣通而筋不伸。(杨瘦清云。凡人筋不伸者。敷药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复能入肾温补。使气与血互相通活。俾气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气碍。故云功能生血。究皆行气活血之品耳。非如没药气味苦平。功专破血散瘀。止有推陈之力。而无致新之妙。是以书载乳香功能活血调气。托里护心。(用入疮孔。能使毒瓦斯外出。不致内攻也。)生肌止痛。治心腹诸痛。口噤耳聋。(口噤。烧烟以熏。)痈肿折伤癫狂。(治癫狂。用灵仙辰砂乳香枣仁酒下。恣饮沉醉。听睡。或加人参内入。名宁志膏。)但遇痈疽已溃。及脓血过多者。不可妄投。恐其复开走泄之路。其意已可见矣。岂若当归辛润。而为补血第一要药也。出诸番。如乳头。明透者良。惟粘难研。水飞过。用钵坐热水研之。或用灯心同研。则易细。市人多以枫香伪售。勿用。

- 乳香《本草求真》
- 乳香《顾松园医镜》
- 乳香《本草新编》
- 乳香《证类本草》
- 乳香《本草从新》
- 乳香《医学入门》
- 乳香《得配本草》
- 乳香《冯氏锦囊秘录》
- 乳香《中药学》
- 乳香《本草易读》
- 乳香《本草便读》
- 乳香《本草蒙筌》
- 乳香《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乳香《本草备要》
- 乳香《本草分经》
- 乳香《汤液本草》
- 乳香《本草分经》
- 乳香《中药炮制》
- 乳香《本草择要纲目》
- 乳香《玉楸药解》
- 乳香《本草害利》
- 乳香《药笼小品》
- 乳香《本草撮要》
- 乳香《雷公炮制药性解》
- 乳香《外科全生集》
- 乳腺肿物《百病自测》
- 乳香、没药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乳腺针吸细胞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乳香趁痛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乳腺增生病《自我调养巧治病》
- 乳香定痛散《正体类要》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