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叶
(荤辛)入肺宣寒发汗解肌
葱叶(专入肺。兼入肝)。生辛而散。熟甘而温。外实中空。能入肺经发汗解肌。以通上下之阳。(活人书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仲景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用白通汤。若白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皆取以通阳气。)故书号为肺菜。其力则能明目利耳通便。(中空则通。)及治伤寒头痛。时疾热狂。阴毒腹痛之谓。(因辛则邪外散。)又气通则血活。(气为血帅。血随气活。)故书又载能止诸般血出不调。(如赤白痢。有用葱煮粥食。以治折伤血出。有用葱火煨研封。止痛无瘢。胎动。有用葱豉阿胶以安。)且气通则毒解。故书又言能治诸般恶毒。(如鱼肉蚯蚓 犬药毒之类。)即是以思。则知气血之凝聚。是即寒气之未散。寒气之既散。是即血气之既理。又安有毒瓦斯不解。而云是药之莫治乎?阳春一回。草木甲坼。其势然也。故葱号为菜伯。又曰和事草。其意在斯。取白连须用。亦有用青者。(弘景曰。葱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汤中。不得用青也。)但过食亦损须发。(以辛劫阴故。)及有虚气上冲。汗出不止之弊。(以辛散气故。)同蜜食如何杀人。以蜜性最胀。葱性最发。同葱则胀益发。而不可解矣。不死何待。(思邈曰。正月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生葱同蜜食。作下利。烧葱同蜜食。壅气杀人。)同枣食亦令人病。其义可以例推。因并记之。

- 葱叶《本草求真》
- 葱实《名医别录》
- 葱熨法《冯氏锦囊秘录》
- 葱实《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葱熨法《冯氏锦囊秘录》
- 葱实《证类本草》
- 葱熨法《医方考》
- 葱实《本草衍义》
- 葱熨法《仁术便览》
- 葱实《新修本草》
- 葱熨法《苏沈良方》
- 葱实《千金翼方》
- 葱熨法葱白(一握如臂大)《伤寒括要》
- 葱实《神农本草经》
- 葱熨法治验《卫生宝鉴》
- 葱乳汤《冯氏锦囊秘录》
- 葱汁《千金翼方》
- 葱蜜汤《冯氏锦囊秘录》
- 葱粥《医学入门》
- 葱茎白《本草乘雅半偈》
- 聪不内居《中医词典》
- 葱茎白《本草择要纲目》
- 聪耳汤《仁术便览》
- 葱茎白《得配本草》
- 聪耳益气汤《外科理例》
- 葱椒饮《保健药膳》
- 从《中医词典》
- 葱和蒜《老年食养食疗》
- 从《周慎斋遗书》
- 葱根《千金翼方》
- 从弟妇程氏右胁痛不能睡背心疼胸膈作梗痰中有血《孙文垣医案》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