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橘皮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山果)宣肺气燥脾湿

橘皮(专入脾肺。兼入大肠)。味辛而温。治虽专主脾肺。(时珍曰。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签。故橘皮为二经气分药。)调中快膈。导痰消滞。利水破症。宣五脏理气燥湿。(汪自曰。大法治痰以健脾顺气为主。洁古曰。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目下。)然同补剂则补。同泻剂则泻。同升剂则升。同降剂则降。各随所配而得其宜。(凡补药涩药。必佐陈皮以利气。)且同生姜。则能止呕。(十剂篇云。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同半夏则豁痰。同杏仁则治大肠气闭。同桃仁则治大肠血闭。至其利气。虽有类于青皮。但此气味辛温。则入脾肺而宣壅。不如青皮专入肝疏泄。而无入脾燥湿。入肺理气之故也。(诸湿皆属于脾。诸气皆属于肺。)然多服亦能损气。(胃气亦赖痰养。不可用此尽攻。)用补留白。下气消痰除白。(出圣济)即书所名橘红。(今人有以色红形小如枳实者代充。其破气实甚。)然亦寓有发表之意。(以皮治皮意。)核治疝痛偏坠。(凡核多入肾。而橘核尤入囊核。亦物类相感意。时珍曰。橘核入足厥阴肝。与青皮同功。故治腰痛 疝痛。及内 卵肿偏坠。或硬如石。或肿至溃。有极核丸。用之有效。)叶散肿。(莫强中为丰城令时得疾。凡食已。辄胸满不下。百方不效。偶家人合橘红汤。因取尝之。似相宜。连日饮之。一日。忽觉胸中有物坠下。大惊目瞪。自汗如雨。须臾腹痛。下数块如铁弹子。臭不可闻。自此胸次廓然。其疾顿愈。盖脾之冷积也。其方用橘皮一斤去穣。甘草盐花各四两。为末。煮干点服。名二肾散。丹溪变为润下丸。用治痰气有效。惟气实人服之相宜。气不足者。不宜用之也。)取广陈久者良。(陈则烈气消散。故名陈皮。与半夏同用。名为二陈。)治火痰童便制。寒痰姜汁制。治下焦盐水制。核去皮炒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橘皮《本草求真》
  2. 橘皮《顾松园医镜》
  3. 橘皮《本经逢原》
  4. 橘皮《医学入门》
  5. 橘皮《本草从新》
  6. 橘皮《本草易读》
  7. 橘皮《本草崇原》
  8. 橘皮《长沙药解》
  9. 橘皮《本草便读》
  10. 橘皮《药笼小品》
  11. 橘皮《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2. 橘皮《雷公炮炙论》
  13. 橘皮《本草择要纲目》
  14. 橘旁杂论上卷《友渔斋医话》
  15. 橘皮《本草害利》
  16. 橘络《本草撮要》
  17. 橘皮《本草撮要》
  18. 橘连枳术丸《冯氏锦囊秘录》
  19. 橘皮《侣山堂类辩》
  20. 橘连丸《小儿药证直诀》
  21. 橘皮《药征》
  22. 橘姜茶《茶饮保健》
  23. 橘皮(陈皮、青皮)《本草新编》
  24. 橘红夏茶《茶饮保健》
  25. 橘皮(橘络、化橘红)《中药学》
  26. 橘红茶《茶饮保健》
  27. 橘皮半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8. 橘核丸《汤头歌诀》
  29. 橘皮玳玳花茶《食物疗法》
  30. 橘核丸《医方论》
  31. 橘皮干姜汤《妇人大全良方》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