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汁
(人)入解胃腑热毒
金汁(专入胃)。系取粪入镡。埋于土内。三年取出。莹清如水者是耳。味苦气寒。置于土中。时久得其土气最浓。故能入胃。大解热毒。凡湿热时行。毒势冲迫。势危莫制者。用此灌之。下咽稍减。以其气味相投。故能直入其巢而破其毒耳。(的解)即初生小儿周时内毒气方张。用此服一二分。既能化毒。且能免后痘疹。此最灵验。但禀体气寒。体瘦色白者。不可误用。恐其反夺天真耳。不可不审。灌花用此最良。

- 金汁《本草求真》
- 金汁《顾松园医镜》
- 金汁《本经逢原》
- 金汁《药笼小品》
- 金汁《本草从新》
- 金汁《雷公炮制药性解》
- 金汁《本草分经》
- 金针眼科经验方药诗括《银海精微》
- 金汁《本草分经》
- 金针丸《博济方》
- 金汁《药性切用》
- 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张氏医通》
- 金枝韡(?-1896年)《中医词典》
- 金针开内障《中医词典》
- 金钟茵陈《滇南本草》
- 金针赋针法《中医刺灸》
- 金珠化痰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金针赋序《针灸大全》
- 金子久(1870-1921年)《中医词典》
- 金针赋(杨氏注解)《针灸大成》
- 金字茶《饮膳正要》
- 金针菜(《滇南本草》)《中医饮食营养学》
- 金镞《中医名词词典》
- 金针菜《滇南本草》
- 金镞科《中医词典》
- 金针辨义《审视瑶函》
- 津《中医词典》
- 金针辨义《古今医统大全》
- 津门、津管、遮食、总提、珑管、出水道记《医林改错》
- 金针白茅饮《保健药膳》
- 津气《中医名词词典》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