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皮
(夷果)散无形胸膈膨胀
腹皮(专入肠胃。时珍曰。大腹以形名。所以别鸡心槟榔。弘景曰。向阳者为槟榔。向阴者为大腹也。)辛热性温。比之槟榔大有不同。盖槟榔性苦沉重。能泄有形之滞积。腹皮其性轻浮。(故能入腹。)能散无形之积滞。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香港脚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子似槟榔。腹大形扁。(治功与槟榔同。)取皮酒洗后。以豆汁洗过。晒干煨切用。(思邈曰。鸩鸟多栖其树。故宜洗净。)

- 腹皮《本草求真》
- 腹皮《中医词典》
- 腹皮绷急《中医词典》
- 腹内诸气及胀不下食方一十一首《外台秘要》
- 腹皮急《中医词典》
- 腹内钟鸣儿在腹中哭《女科指掌》
- 腹皮麦冬茶《茶饮保健》
- 腹内钟鸣《女科证治准绳》
- 腹皮青黑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腹内钟鸣《证治准绳·女科》
- 腹皮痛《中医词典》
- 腹内有人声候《诸病源候论》
- 腹皮痈《中医名词词典》
- 腹内有毛候《诸病源候论》
- 腹皮痈《中医词典》
- 腹内痈论《医学源流论》
- 腹皮痈《医宗金鉴》
- 腹内痈《评注产科心法》
- 腹皮痈《外科心法要诀》
- 腹内生毒药不能治《奇效简便良方》
- 腹破肠出《保婴撮要》
- 腹内生虫《卫生易简方》
- 腹前壁下份的腹膜皱襞和窝《人体解剖学》
- 腹内结强候《诸病源候论》
- 腹前外侧壁层次《人体解剖学》
- 腹内结强《圣济总录》
- 腹前外侧壁层次《人体解剖学》
- 腹内儿哭钟鸣论《胎产心法》
- 腹前外侧壁的动脉《人体解剖学》
- 腹内儿哭《沈氏女科辑要》
-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