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
(化生)攻拔水气壅肿
蝼蛄(专入肠胃)。气味寒咸。(穴土而居。)性甚奇特。书言将此分为上下左右四截。若以上截治肿。则肿即见上消。下截治肿。则肿即见下消。左截治肿。则肿即见左消。右截治肿。则肿即见右消。又载自腰以上以治。则能拔水上行而使二便皆涩。自腰以下以治。则能使便立下。(弘景曰。自腰以前甚涩。能止大小便。自腰以后甚利。能下大小便。)妇人难产。亦可照此以治。而产即解。痈肿瘰 肉刺。若生捣汁以涂。则刺与肿皆治。骨鲠入喉不下。末吹即能见愈。外此箭簇入肉。用此涂贴患处。则箭即克见拔。(又牙齿疼痛。用土狗一个。旧糟裹定。温纸包煨焦。去糟。研末傅之立止。)究其治效。总因性善攻穴。其性急迫。故能如此取效也。(颂曰。今方家治石淋导水。用蝼蛄七个。盐二两。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每酒服一钱即愈也。)味咸气寒。俗名土狗。凡用此药。宜审其体实方可劫取。若使体虚气薄。但见书载治功。任意妄施。其不伤人性命者鲜矣。(朱震亨曰。蝼蛄治水甚效。但其性急。虚人戒之。)此与蓖麻子等药同为一类。用时须当细审。取雄(或云用火烧地赤。置蝼于上。任其跳死。覆者雄。仰者雌也。)去翅足炒用。

- 蝼蛄《本草求真》
- 蝼蛄《医学入门》
- 蝼蛄《本草新编》
- 蝼蛄《冯氏锦囊秘录》
- 蝼蛄《本经逢原》
- 蝼蛄《本草易读》
- 蝼蛄《本草从新》
- 蝼蛄《本草蒙筌》
- 蝼蛄《得配本草》
- 蝼蛄《本草衍义》
- 蝼蛄《中药学》
- 蝼蛄《新修本草》
- 蝼蛄《本草便读》
- 蝼蛄《本草经集注》
- 蝼蛄《名医别录》
- 蝼蛄《中药炮制》
- 蝼蛄《本草分经》
- 蝼蛄《玉楸药解》
- 蝼蛄《本草撮要》
- 蝼蛄《千金翼方》
- 蝼蛄《药性切用》
- 蝼蛄《本草纲目》
- 蝼蛄串《医宗金鉴》
- 蝼蛄《神农本草经》
- 蝼蛄串《外科心法要诀》
- 蝼(音娄)蛄(音姑)《证类本草》
- 蝼蛄串《外科正宗》
- 楼英(1320-1389年)《中医词典》
- 蝼蛄串《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楼台草《滇南本草》
- 蝼蛄串门主论《疡医大全》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