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子
(柔滑)润肠胃泽肌肤
芋子(专入肠胃)。种类甚多。(芋有六种。青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野芋。野芋名老芋。形叶相似。如一根。有大毒。并杀人。不可食。一名土芝。一名蹲鸱。有水旱二种。水种者味胜。其茎作羹甚美。浙人取羹作饧。名曰乌花饧。时珍曰。芋不开花。或七八月有开者。抽茎生花。黄色。旁有一长萼护之。如半边莲花之状也。)据书述其功能。有言生用则可以治腹中癖气。(用生芋子一斤压破。酒五斤渍二七日。空腹。每饮一斗神良。)头上软疖。(用大芋捣敷即干。)熟用则充饥泽肤。(十月后晒干收之。冬月食不发病。但有小毒。须以姜同煮过。换水再煮。方可食之。)稀痘。(小儿食之良。)冷啖则能止渴生津。痒热除烦。通肠开结。和血。食则能宽中。煮汁产妇食则能破血通瘀。及浴身上游风。烧灰则能以治疮冒风邪。(肿痛。用芋烧灰敷之。干即易。)然此生则 喉。熟则滑滞。(性滑则可以下石毒。)故书载此多食则不免有动气发冷泄泻。及难克化之弊矣!若在芋叶与茎。味辛冷滑。功能除烦止泻。疗妊娠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并敷蛇虫痈肿毒痛。痘疮溃烂成疮。(用茎烧灰敷痘疮无瘢。用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慎微曰。沈括笔谈云。处士刘阳隐居王屋山。见一蜘蛛为蜂所螫坠地。腹鼓欲裂。徐即入草啮破芋梗。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消如故。自后用治蜂螫有验由此。)野芋形叶与芋相似。芋种三年不采成 。亦能杀人。食之宜用土浆粪汁大豆汁以饮。

- 芋子《本草求真》
- 芋头瘟《松峰说疫》
- 聿修堂医学丛书《中医词典》
- 芋头《滇南本草》
- 郁《医述》
- 芋头《食物疗法》
- 郁《张氏医通》
- 芋艿《药性切用》
- 郁《证治准绳·类方》
- 芋艿《本草分经》
- 郁《证治准绳·杂病》
- 芋艿《得配本草》
- 郁《临证指南医案》
- 芋艿《饮食须知》
- 郁《医碥》
- 芋〈平〉《食疗本草》
- 郁《医碥》
- 芋《本草撮要》
- 郁《古今医案按》
- 芋《名医别录》
- 郁《丹台玉案》
- 芋《本草从新》
- 郁《周慎斋遗书》
- 芋《证类本草》
- 郁《丹溪治法心要》
- 芋《医学入门》
- 郁《叶天士医案精华》
- 芋《本草衍义》
- 郁《也是山人医案》
- 芋《新修本草》
- 郁病《推求师意》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