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乳
(石)镇阳归阴通窍利乳
石钟乳(专入胃大肠。)即鹅管石者是也。味辛而甘。气温质重。故凡咳气上逆。脚弱冷痛。虚滑遗精。阳事不举者。服此立能有效。以其气不归元。坠坚镇虚。得此火不上浮。气不下脱。而病俱可以愈耳。且以辛温之力。又兼色白。故能通窍利乳。昔人取名钟乳。即是此意。但金石性悍。服之阳气暴充。形体壮盛。饮食倍进。得此肆淫。则精竭火烁。发为痈疽淋浊。害不胜言。即古有焚香透膈散。(用雄黄佛耳草款冬花。安置香炉。以烟吹入人喉。)以治胸膈劳嗽痞满之病。然暂用则可。久用恐损人气。出洞穴中。石液凝成。下垂如冰柱。通中轻薄如鹅 管。碎之如爪甲光明者真。炼合各如本方。蛇床为使。恶牡丹。畏紫石英。忌参术羊血葱蒜胡荽。

- 石钟乳《本草求真》
- 石钟乳《证类本草》
- 石钟乳《本草新编》
- 石钟乳《医学入门》
- 石钟乳《本经逢原》
- 石钟乳《冯氏锦囊秘录》
- 石钟乳《得配本草》
- 石钟乳《本草易读》
- 石钟乳《本草崇原》
- 石钟乳《本草蒙筌》
- 石钟乳《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石钟乳《本草衍义》
- 石钟乳《名医别录》
- 石钟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石钟乳《本草择要纲目》
- 石钟乳《新修本草》
- 石钟乳《本草乘雅半偈》
- 石钟乳《本草经集注》
- 石钟乳《本草图经》
- 石钟乳《千金翼方》
- 石注候《诸病源候论》
- 石钟乳《本草纲目》
- 石子荠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石钟乳《神农本草经》
- 石子汤《妇人大全良方》
- 石中黄子《本草图经》
- 石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石中黄子《证类本草》
- 时《凌临灵方》
- 石中黄子《本草衍义》
- 时病《中医名词词典》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