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铅
(金)补水之精坠痰降气
黑铅(专入肾)。甘寒。禀北方极阴之气。为水中之金。金丹之母。八石之祖。专主下降。力能入肾补水。功有过于地黄。是以昔人有云水精之说。凡一切水亏火炽。而见噎膈反胃。呕吐眩晕。痰气上逆等症。服此立能见效。但必 制得宜。不令渗入压膀胱。以致又生他变。(时珍曰。吴巡检病不得溲。卧则微通。立则不能涓滴。遍用通利药不效。唐与正问其平日自制黑锡丹常服。因悟曰。此必结砂时硫飞去。铅不死。铅砂入膀胱。卧则偏重犹可溲。立则正塞水道。故不通。取金液丹三百粒。分为十服。煎瞿麦汤下。铅得硫气则化。累累水道下。病遂愈。)如局方黑锡丹。宣明补真丹。皆用黑铅纳入。无非取其补阴退阳之意。至云能以解毒杀虫。亦是水归火伏。阴阳互根。而毒斯化。而虫自杀。然金石之药与人血气无情。用之最宜合病。铅粉一名胡粉。系黑铅 炼。变黑为白。(本草云。铅乃五金之祖。故有五金狴犴追魂使者之称。言其能伏五金而死八石也。雌黄乃金之苗。而中有铅气。是黄金之祖矣。银坑有铅。是白金之祖矣。信铅杂铜。是赤金之祖矣。与锡同气。是青金之祖矣。朱砂伏于铅而死于硫。硫恋于铅而伏于 。铁恋于磁而死于铅。雄恋于铅而死于五知。故金公变化最多。一变而成胡粉。再变而成黄丹。三变而成密陀僧。四变而为白霜。)气味辛寒。体用与铅相似。但有豆粉蛤粉同入。故止入气而不入血。其功专能止痛生肌。膏药每取为用。且力能化蛊杀虫。金匮甘草粉蜜汤用此。以为除蛊杀虫药也。铅丹即名黄丹。系用黑铅硝黄盐矾 炼而成。故味兼咸而走血。其性亦能杀虫解热。坠痰祛积。且更拔毒去瘀。长肉生肌。膏药每取为用。目暴赤痛。铅丹调贴太阳。立效。

- 黑铅《本草求真》
- 黑铅《顾松园医镜》
- 黑热病《传染病》
- 黑铅《医学入门》
- 黑仁《中医词典》
- 黑气鼻衄《沈氏女科辑要》
- 黑如炲(tái,音台)《中医词典》
- 黑疱《中医词典》
- 黑如炱《中医名词词典》
- 黑奴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黑散《备急千金要方》
- 黑牛髓煎《食疗方》
- 黑散《备急千金要方》
- 黑牛髓煎《饮膳正要》
- 黑散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黑牛髓煎《保健药膳》
- 黑散子《博济方》
- 黑木耳糖《保健药膳》
- 黑色素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黑木耳《食物疗法》
- 黑色素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黑木耳《老年食养食疗》
- 黑色主病条目《望诊遵经》
- 黑盲《中医词典》
- 黑沙糖《饮食须知》
- 黑脉《中医词典》
- 黑砂瘤《中医词典》
- 黑驴丸《毓麟验方》
- 黑痧《中医词典》
- 黑龙丸《普济本事方》
- 黑痧《奇效简便良方》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