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
(香草)通气爽滞辟山岚瘴毒
烟草(专入表与胃)。下咽即能醉人。且或醉倒而复苏。其性力之猛。殆非他物所能比类者矣。景岳云。吸其味。则辛而鲜甘。审其气。则温而且热。凡书所述烟草。皆言在表则能散阴助阳。如山巅恶毒瘴湿。而致腠理闭密。筋骨痹痛。服此可以见效。(因散故)在里则能开胃和中。凡因风寒食滞。而致霍乱呕吐。宿食难消。膨胀郁结。下陷后坠。服此亦克有功。(因性温性热故。)且其气一入人口。不比常度。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通体俱快。(气窜善走。)醒能使人醉。醉能使人醒。饥能使人饱。饱能使人饥。以之代酒代茗。终身不厌。卒不能以妨人。其故何耶?盖缘烟性猛。人不能胜。故下咽即醉。醉因气耗。(辛散气。)理固然也。然烟气易散。而人气随服。阳性留中。旋亦生气。虽散仍补。此惟阴滞者用之如神。(阴脏可用。)若阳盛气越。多燥多火。(阳脏不可用。)及气虚气短多汗者。皆不宜用。闽产者佳。

- 烟草《本草求真》
- 烟草《冯氏锦囊秘录》
- 烟草《本草撮要》
- 烟草《本草备要》
- 烟草《药性切用》
- 烟《本草害利》
- 烟管伤喉《奇效简便良方》
- 烟《本草分经》
- 烟灰入目《奇效简便良方》
- 烟《本草从新》
- 烟火丹《中医词典》
- 胭脂雪《目经大成》
- 烟火丹《外科启玄》
- 胭脂《得配本草》
- 烟火熏死《奇效简便良方》
- 胭脂《本经逢原》
- 烟胶《本草纲目》
- 胭脂《本草易读》
- 烟胶《本草便读》
- 胭脂《饮膳正要》
- 烟痢宜通不宜塞论《一得集》
- 胭脂《玉楸药解》
- 烟煤舌《塘医话》
- 咽肿《中医词典》
- 烟酸《医院药学》
- 咽中状如梅核或如炙肉《女科百问》
- 烟酸《药理学》
- 咽中炙裔(杂病)《金匮悬解》
- 烟酸缺乏病《皮肤性病学》
- 咽中炙脔《医述》
- 烟酸缺乏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