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人身一小天地耳。天地不外阴阳五行以为健顺。人身不外水火气血以为长养。盖人禀赋无偏。则水以附火。火以生水。水火既足。则气血得资。而无亏缺不平之憾矣。惟其禀有不同。赋有各异。则或水衰而致血有所亏。火衰而致气有所歉。故必假以培补。俾偏者不偏。而气血水火。自尔安养而无病矣。第其病有浅深。症有轻重。则于补剂之中。又当分其气味以求。庶于临症免惑。如补之有宜于先天真火者。其药必燥必裂。是为补火之味。补有宜于先天真水者。其药必滋必润。是为滋水之味。补有宜于水火之中而不敢用偏胜之味者。其药必温必润。是为温肾之味。补有宜于气血之中而不敢用一偏之药者。其药必甘必温。是为之味。补有宜于气血之中而不敢用过补之药者。其药必平必淡。是为平补之味。合是诸补以分。则于补剂之义。已得其概。又何必过为分别云。又按万物惟温则生。故补以温为正也。万物以土为母。甘属土。故补又以甘为贵也。土亏则物无所载。故补脾气之缺陷。无有过于白术。补肝气之虚损。无有过于鸡肉。补肺气之痿弱。无有过于参耆。补心血之缺欠。无有过于当归。是皆得味之甘。而不失其补味之正也。其次补脾之味。则有如牛肉大枣饴糖蜂蜜龙眼荔枝鲫鱼。皆属甘温。气虽较与白术稍纯。然蜂蜜饴糖则兼补肺而润燥。龙眼则兼补心以安神。荔枝则兼补营以益血。惟有牛肉则能补脾以固中。大枣则能补脾以助胃。鲫鱼则能补土以制水也。且绣尝即补脾以思。其土之卑监而不平者。不得不藉白术以为培补。若使土干而燥。能无滋而润乎?是有宜于山药人乳黄精猪肉之属是也。土湿而凝。能无燥而爽乎?是有宜于白蔻砂仁之属是也。土润而滑。能无涩而固乎?是有宜于莲子芡实肉蔻之属是也。土郁而结。能无疏而醒乎。是有宜于木香甘松藿香菖蒲胡荽大蒜之属是也。土浸而倾。能无渗而利乎。是有宜于茯苓扁豆山药鲫鱼之属是也。土郁而蒸。能无清而利乎?是有宜于薏苡仁木瓜白藓皮蚯蚓紫贝皂白二矾商陆郁李之属是也。土寒而冻。能无温而散乎?是有宜于干姜附子之属是也。土敦而阜。能无通而泄乎。是有宜于硝黄枳实之属是也。土崩而解。能无升而举乎?是有宜于参耆甘草之属是也。凡此皆属补脾之味。然终不若甘温补脾之为正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温中《本草求真》
  2. 温治法《石室秘录》
  3. 温中大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4. 温症脉候《类证治裁》
  5. 温中当归汤《备急千金要方》
  6. 温症脉案《类证治裁》
  7. 温中和中类《景岳全书》
  8. 温症论治《类证治裁》
  9. 温中化痰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 温证论治《吴医汇讲》
  11. 温中化痰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 温证《医学摘粹》
  13. 温中良姜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4. 温证《医学摘粹》
  15. 温中祛寒《中医词典》
  16. 温疹兼喉痧《医学衷中参西录》
  17. 温中散《妇人大全良方》
  18. 温疹《医学衷中参西录》
  19. 温中散寒《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20. 温疹《中医词典》
  21. 温中生姜汤《备急千金要方》
  22. 温针亡阳证十三 太阳一百四《伤寒悬解》
  23. 温中汤《备急千金要方》
  24. 温针灸《中医词典》
  25. 温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6. 温针歌《医宗金鉴》
  27. 温中汤《是斋百一选方》
  28. 温针《针灸聚英》
  29. 温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0. 温针《古今医统大全》
  31. 温中丸《小儿药证直诀》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