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
(灌木)冬青子补肝强筋补肾健骨。女贞子补肾水滑肠胃 枸骨子补腰膝理失血
冬青(专入肝肾)。女贞枸骨。载之本草。已属不同。如冬青即今俗呼冻青树者。女贞即今俗呼蜡树者。枸骨即今俗呼猫儿刺者。冬青女贞。花繁子盛。累累满树。冬月鹳鹆喜食。木肌皆白。叶浓而柔长。绿色面青背淡。形色相似。但女贞则叶长四五寸。子黑色。冬青则叶微团。子红色之为异耳。今人不知女贞即属蜡树。仅以女贞茂盛呼为冬青。致令两物同名枸骨树。若女贞肌白叶长。青翠而浓。叶有五刺。子若冬青绯红。以致混将是物亦列女贞项下。究之三物合论。在冬青苦甘而凉。诸书虽言补肝强筋。补肾健骨。(简集方。冬至日取冻青树子。盐酒浸一夜。九蒸九晒。瓶收。每日空心酒吞七十粒。卧时再服。)而补仍兼有清。女贞气味苦平。按书称为补虚上品。可以滋水黑发。如古方之用旱莲草桑椹子同入以治虚损。然亦须审脾气坚浓。稍涉虚寒。必致作泄。枸骨气味苦平。按书有言能补腰膝。及治劳伤失血。(用枸骨数斤。去刺。入红枣二三斤。熬膏蜜收。)亦是补水培精之味。但性多阴不燥。用以阴虚则宜。而于阳虚有碍。枝叶可以淋汁煎膏以涂白癜风。脂亦可以为 粘雀。三药气味不同。至就其子红黑以推。大约色红则能入肝补血。色黑则能入肾滋水。色红则能入血理血。故于失血血瘀有效。色黑则能补精化血。故于乌须黑发有功。然色红而润。其性阴。兼有阳。色黑而润。其性纯阴不杂。故书有言女贞补中安脏。而又议其阴寒至极。凡此似同而异。在人平昔细为考核。免至临岐亡羊耳!冬日采佳。酒浸蒸润晒干用。

- 冬青《本草求真》
- 冬青《本草纲目》
- 冬青散《是斋百一选方》
- 冬脉如营《中医词典》
- 冬日外感《评琴书屋医略》
- 冬令伤寒证《余无言医案》
- 冬三月《寿世传真》
- 冬令伤寒液少证《余无言医案》
- 冬桑叶《药性切用》
- 冬葵子汤《医方考》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侣山堂类辩》
- 冬葵子《药性切用》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时病论》
- 冬葵子《本草撮要》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不按跷春不病温义不同《读医随笔》
- 冬葵子《本草分经》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何以伤于寒者而病又何以冬所伤者而春必病《张聿青医案》
- 冬葵子《名医别录》
-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此事难知》
- 冬葵子《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冬伤于寒大意《时病论》
- 冬葵子《本草便读》
- 冬石《中医名词词典》
- 冬葵子《本草崇原》
- 冬时摄养《养老奉亲书》
- 冬葵子《中药学》
- 冬时用药诸方《养老奉亲书》
- 冬葵子《本草从新》
- 冬霜《本草纲目》
- 冬葵子《本经逢原》
- 冬霜《饮食须知》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