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苞木)清皮里膜外燥痰

竹沥(专入经络皮里膜外。)甘寒而滑。治专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凡小儿天吊惊痫。阴虚发热口噤。胎产血晕。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服之立能见效。盖沥之出于竹。由血之出于人也。极能补阴。长于清火。(补阴亦由火清而致。)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要药。以中风莫不由于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成痰。壅塞气道。不得升降。服此流利经络。使痰热去。气道通。而外症愈矣。故火燥热者宜之。(时珍曰。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火烁热而有痰者宜之。苦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笋性滑利。多食泻人。僧家谓之刮肠篦。即此义。朱氏谓大寒。言其功不言其气。殊悖于理。谓大寒为气。何害于功。)若脾胃肠滑。寒痰湿痰。食积生痰。不可用也。荆沥性味相近。但气寒多用荆。气虚热多用竹。(丹溪止言虚痰用竹。似欠分明。)姜汁为使。但竹类甚多。惟取竹肉薄节用。(机曰。将竹截作二尺长。劈开。以砖两片对立。架竹于上。以火炙出其沥。以盘承取。)笋尖发痘疮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竹沥《本草求真》
  2. 竹沥《顾松园医镜》
  3. 竹沥《本经逢原》
  4. 竹沥《医学入门》
  5. 竹沥《本草从新》
  6. 竹沥《冯氏锦囊秘录》
  7. 竹沥《本草便读》
  8. 竹沥《本草备要》
  9. 竹沥《本草经解》
  10. 竹沥《中药炮制》
  11. 竹沥《本草分经》
  12. 竹沥《玉楸药解》
  13. 竹沥《本草择要纲目》
  14. 竹菌《滇南本草》
  15. 竹沥《本草害利》
  16. 竹卷心《本草害利》
  17. 竹沥《本草撮要》
  18. 竹橘茶《茶饮保健》
  19. 竹沥《药鉴》
  20. 竹节骨折伤《中医词典》
  21. 竹沥《本草崇原》
  22. 竹节骨《医宗金鉴》
  23. 竹沥茶《茶饮保健》
  24. 竹节骨《正骨心法要旨》
  25. 竹沥导痰丸《奇方类编》
  26. 竹节参《中药炮制》
  27. 竹沥茯苓茶《茶饮保健》
  28. 竹匠妇妊娠吐血胸腹胀痛(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29. 竹沥膏《冯氏锦囊秘录》
  30. 竹鸡肉《饮食须知》
  31. 竹沥葛茶《茶饮保健》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