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茗
(味)清胃肾火
茶茗(专入胃肾)。大者为茗。小者为茶。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克足。纤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涤。炙爆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属滞。属湿。)头目不清。(属热。)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便血吐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能有效。(汤液云。茶苦寒下行。如何是清头目。蒙筌曰。热下降。则上自清矣。)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损神。)久服瘦人。(伤精。)至于空心饮茶。既直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阳脏服之无碍。阴脏服之不宜。)
万不宜服。茶之产处甚多。有以阳羡名者。谓之真岩茶。治能降火以清头目。有以腊茶名者。以其经冬过腊。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有以菘萝名者。是生于徽。专于化食。有以日铸名者。生于浙绍。专于清火。有以建茶名者。生于闽地。专于辟瘴。有以苦丁名者。产于六合。专于止痢。有以普洱名者。生于滇南。专于消食辟瘴止痢。至于蒙山。世所罕有。且有许多伪充。真伪莫辨。然大要总属导痰宣滞之品。(茶与生姜同煎。名姜茶散。能治赤白痢。盖茶助阴。姜助阳。合用使其寒热平调。)虽一日之利暂快。而终身之累斯大。损多益少。服宜慎矣。

- 茶茗《本草求真》
- 茶茗《医学入门》
- 茶癖《中医词典》
- 茶茗《冯氏锦囊秘录》
- 茶癖《儒门事亲》
- 茶茗《本草蒙筌》
- 茶癖《丹溪治法心要》
- 茶茗《雷公炮制药性解》
- 茶匙草《滇南本草》
- 茶碱《药理学》
- 茶调散《儒门事亲》
- 茶碱《临床生物化学》
- 茶调散《明目至宝》
- 茶剂《中医词典》
- 茶调散(又名二仙散)《冯氏锦囊秘录》
- 茶积《中医词典》
- 茶调疏肝散《目经大成》
- 茶黄《中医词典》
- 茶牙汤《洪氏集验方》
- 茶方《苏沈良方》
- 茶叶《老年食养食疗》
- 茶《本草分经》
- 茶叶《食物疗法》
- 茶《本草从新》
- 茶叶《本草易读》
- 茶《古今医统大全》
- 茶叶《顾松园医镜》
- 茶《饮食须知》
- 茶叶《本草便读》
- 茶《本草备要》
- 茶叶《本草撮要》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