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
(蚌蛤)除心肝热邪及脾肾湿热
珍珠(专入心肝。兼入脾胃)。即蚌所生之珠也。珠禀太阴精气而成。故中秋无月。则蚌即无珠也。此药冯楚瞻辨论最详。谓其功用多入阴经。其色光明。其体坚硬。大小无定。要以新完未经钻缀者为尚。味甘微咸。气寒无毒。入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盖心虚有热。则神气浮游。肝虚有热。则目生翳障。(目为肝窍。)除二经之热。故能镇心明目也。耳聋本属肾虚有热。(耳为肾窍。)甘寒所以主之。逆胪者胪胀也。胸腹气逆胀满。以及手足皮肤皆肿也。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满胀大。皆属于热。此脾虚有热。兼有积滞所致。珍珠味甘。既能益脾。寒能除热。体坚复能磨积消滞。故亦主之。珠藏于泽。则川自媚。况涂于面。宁不令人润泽颜色乎?至于疔毒痈肿。长肉生肌。尤臻奇效。但体最坚硬。研如飞面。方堪服食。否则伤人脏腑。外掺肌肉作疼。蚌蛤无阴阳牝牡。故珠专一于阴精也。

- 珍珠《本草求真》
- 珍珠《证类本草》
- 珍珠《本草便读》
- 珍珠《医学入门》
- 珍珠《外科全生集》
- 珍珠《冯氏锦囊秘录》
- 珍珠(珍珠母)《中药学》
- 珍珠《本草蒙筌》
- 珍珠草《滇南本草》
- 珍珠《中药炮制》
- 珍珠毒《中医词典》
- 珍珠《药笼小品》
- 珍珠粉《饮膳正要》
- 珍珠《雷公炮制药性解》
- 珍珠粉丸《医方考》
- 侦探《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珍珠喉《中医词典》
- 针子户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 珍珠龙脑生肌散《仁术便览》
- 针子户穴歌《医宗金鉴》
- 珍珠明骨《保健药膳》
- 针助教《中医词典》
- 珍珠母《中药炮制》
- 针折在肉内《奇方类编》
- 珍珠母粥《保健药膳》
- 针余琐谈《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珍珠散《重订囊秘喉书》
- 针有深浅策《针灸大成》
- 珍珠散《医方考》
- 针有补泻法《卫生宝鉴》
- 珍珠散《医学心悟》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