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
(菽豆)安胃养肾
豇豆(专入肾。兼入胃)。味甘而咸。性平无毒。考之时珍云。豇豆可菜可果可谷。备用最多。乃豆中之上品。又曰。豇豆开花结荚。必两两并垂。有习坎之义。豆象微曲。有似人肾。所谓豆为肾谷者。宜此当之。是以肾气虚损。必赖此为主治。(用豇豆入盐少许。食之甚效。)且此味甘而平。入肾而更入胃。故凡胃津不生。胃渴不止。吐逆泄痢。小便频数。草莽毒中。皆得甘以调剂。而使诸症其悉平也。(袖珍方云。中鼠莽毒者。以豇豆煮汁饮即解。欲试者先刈鼠莽苗。以汁泼之。便根烂不生。)书载诸疾无禁。惟水肿忌。补肾气。不宜多食耳。

- 豇豆《本草求真》
- 豇豆《冯氏锦囊秘录》
- 豇豆《本草从新》
- 豇豆《饮食须知》
- 豇豆《得配本草》
- 豇豆《本草纲目》
- 豇豆《本草分经》
- 姜芷散《外科传薪集》
- 豇豆《本草撮要》
- 姜汁杏仁猪肺汤《食物疗法》
- 豇豆《药性切用》
- 姜汁《本草撮要》
- 豇豆《滇南本草》
- 姜汁《本草从新》
- 浆疮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姜枣《古今医统大全》
- 浆膜腔穿刺液的采集和保存《临床基础检验学》
- 姜味草《滇南本草》
-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姜糖饮《保健药膳》
-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中医饮食营养学》
- 浆膜腔漏出液及渗出液《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姜糖葱白饮《保健药膳》
- 浆膜腔液检验及其临床意义《免疫与健康》
- 姜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浆水《本草纲目》
- 姜苏饮《食物疗法》
- 浆水《本草衍义》
- 姜苏饮《保健药膳》
- 浆水《本草蒙筌》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