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隰草)凉血滋阴

干地黄(即生地黄之干者也。专入肾。并入心脾)。味苦而甘。性阴而寒。考诸长洲张璐谓其心紫入心。中黄入脾。皮黑归肾。味浓气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索泽。病患虚而有热者。咸宜用之。(无热须用熟地。)戴原礼曰。阴微阳盛。相火炽强。来乘阴位。日渐煎熬。阴虚火旺之症。宜地黄以滋阴退阳。同人参茯苓石蜜。名琼玉膏。治虚劳咳嗽唾血。(专补肺阴。)同天麦门冬熟地人参。名固本丸。治老人精血枯槁。(兼固肾本。)于固本丸中加枸杞煎膏。名集灵膏。治虚羸喘咳乏力。(诸脏兼固。)其琼玉膏须用鲜者捣汁。桑火熬膏。散中寓止。与干者无异。固本丸集灵膏并用干者。而集灵变丸作膏。较之固本差胜。易简方曰。男子多阴虚。宜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生地黄。(因人酌施。)虞抟云。生地黄凉血。而胃气弱者恐妨食。熟地黄补血。而痰饮多者恐泥膈。(妨食泥膈两症。最宜计较。何后人临症。全不于此问及。)或言生地黄酒炒则不妨胃。熟地黄姜制则不泥膈。然须详病患元气病气之浅深而用之。(治病须明脏气为要。)若产后恶食泄泻。小腹结痛。虚劳脾胃薄弱。大便不实。胸腹多痰。气道不利。升降窒塞者。咸须远之。(以其有损胃气故耳!)浙产者专于凉血润燥。病患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以其有润燥之功而无滋润之患也。愚按本经地黄虽列上品。而实性禀阴柔。与乡愿不异。譬诸宵人内藏隐隙。外示优容。(描画阴药情势殆尽。)是以举世名家。靡不藉为滋阴上品。止血神丹。(历今弊仍不改。)虽或用非其宜。得以稍清旺气。服之仍得暂安。非若人参之性禀阳明。象类君子。有过必知。(阳药性劣。于病不合便知。)是以师家敛手不敢用。病家缄口不敢尝。故宁用以地黄门冬阴柔最甚之属。以至于死不觉。(用阴药杀人。人多不觉。故宁以阴为主。)张璐所论如此。然非深究病情。通达世故。洞悉药品。亦安有讨论而如斯乎!生于江浙者阳气力微。生于北方者纯阴力大。生于怀庆肥大菊花心者良。酒制则上行外行。姜制则不泥膈。恶贝母。畏芜荑。忌莱菔葱蒜铜铁器。得酒门冬丹皮当归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干地黄《本草求真》
  2. 干地黄《证类本草》
  3. 干地黄《本经逢原》
  4. 干地黄《本草备要》
  5. 干地黄《本草从新》
  6. 干地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7. 干地黄《本草崇原》
  8. 干地黄《新修本草》
  9. 干地黄《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0. 干地黄《本草经集注》
  11. 干地黄《名医别录》
  12. 干地黄《千金翼方》
  13. 干地黄《本草择要纲目》
  14. 干地黄《雷公炮炙论》
  15. 干地黄《本草害利》
  16. 干地黄《神农本草经》
  17. 干地黄《本草乘雅半偈》
  18. 干德符《脉诀汇辨》
  19. 干地黄当归丸《备急千金要方》
  20. 干德符《古今医统大全》
  21. 干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22. 干道(蓄德一)《宜麟策》
  23. 干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24. 干喘《中医词典》
  25. 干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26. 干豉汤《是斋百一选方》
  27. 干地黄汤《妇人大全良方》
  28. 干蟾《中药炮制》
  29. 干地黄丸《备急千金要方》
  30. 干百合《药性切用》
  31. 干地黄丸《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