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水
泻水者。因其水势急迫。有非甘淡所可渗。苦寒所可泻。正如洪水横逆。迅利莫御。必得极辛极苦极咸极寒极阴之品。以为决渎。则水始平。此泻水之说所由起也。然水在人脏腑。本自有分。即人用药以治水势之急。亦自有别。如大戟芫花甘遂同为治水之药矣!然大戟则泻脏腑水湿。芫花则通里外水道。荛花则泻里外水湿。甘遂则泻经隧水湿也。葶苈白前同为入肺治水剂矣。然葶苈则合肺中水气以为治。白前则搜肺中风水以为治也。商陆入脾行水。功用不减大戟。故仲景牡蛎泽泻汤用之。海藻海带昆布气味相同。力专泄热散结软坚。故瘰瘕疝隧道闭塞。其必用之。蝼蛄性急而奇。故能消水拔毒。田螺性禀至阴。故能利水以消胀。续随子有下气之速。凡积聚胀满诸滞。服之立皆有效。紫贝有利水道通瘀之能。故于水肿蛊毒目翳。用之自属有功。至于瞿麦泻心。石苇清肺。虽非利水最峻。然体虚气弱。用亦增害。未可视为利水浅剂。而不审实以为用也。

- 泻水《本草求真》
- 泻湿《本草求真》
- 泻水排饮《伤寒说意》
- 泻甚《傅青主男科》
- 泻胃热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 泻肾药《明目至宝》
- 泻五经火《异授眼科》
- 泻肾汤《备急千金要方》
- 泻下禁例《中医名词词典》
- 泻痧《中医词典》
- 泻下药《中药学》
- 泻热汤《外科全生集》
- 泻下药应用注意事项《中药学》
- 泻热汤《备急千金要方》
- 泻泄《麻疹阐注》
- 泻热《本草求真》
- 泻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泻清《麻科活人全书》
- 泻泄《医宗金鉴》
- 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 泻泄《医宗金鉴》
- 泻青丸《汤头歌诀》
- 泻泄《血证论》
- 泻青丸《医方论》
- 泻泄《专治麻痧初编》
- 泻青丸《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泻泄《痘疹心法要诀》
- 泻青丸《仁术便览》
- 泻泄《痘疹心法要诀》
- 泻青丸《医方考》
- 泻泄《针灸学》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