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
(芳草)泻肝血热
赤芍(专入肝)。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故凡腹痛坚积。血瘕疝痹。经闭目赤。(邪聚外肾为疝。腹内为瘕。)因于积热而成者。用此则能逐瘀。(成无己曰。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酸以收之。甘以缓之。故酸甘相合。用补阴血逆气而除肺燥。)与白芍主补无泻。大相远耳!大明指为赤白皆补。其说不切。日华子指为赤能补气。白能治血。其说尤不切耳。不可不知。至云产后忌用。亦须审其脉症。及脏偏胜若何耳。不可尽拘。(如脏阳脉症俱实者。虽在产后。亦所不忌。脏阴脉症俱虚。即在产前。不得妄施。凡治病以能通晓脉症虚实为是。)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 赤芍《本草求真》
- 赤芍《医学入门》
- 赤芍《本草害利》
- 赤芍《本草易读》
- 赤芍《外科全生集》
- 赤芍《中药炮制》
- 赤芍柏茶《茶饮保健》
- 赤色主病条目《望诊遵经》
- 赤芍茶《茶饮保健》
- 赤色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赤芍香附茶《茶饮保健》
- 赤散《备急千金要方》
- 赤芍药《冯氏锦囊秘录》
- 赤散《备急千金要方》
- 赤芍药《本经逢原》
- 赤散《备急千金要方》
- 赤芍药《得配本草》
- 赤如衃血《中医名词词典》
- 赤芍药《中药学》
- 赤如衃(pēi)血《中医词典》
- 赤芍药《本草害利》
- 赤肉《中医词典》
- 赤芍药《药性切用》
- 赤热如邪《中医词典》
- 赤芍药散《妇人大全良方》
- 赤热风眼《奇效简便良方》
- 赤芍药散《博济方》
- 赤觑(qù去)《中医词典》
- 赤施《中医词典》
- 赤气《中医词典》
- 赤石《医学入门》
《本草求真》
- 作者:黄宫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凡例
- 上编
- 上编卷一·补剂
- 上编卷二·收涩
- 上编卷三·散剂
- 上编卷四·泻剂
- 上编卷五·血剂
- 上编卷六·杂剂
- 上编卷七·食物
- 面
- 稻米
- 稷
- 粟米
- 黑大豆
- 黄大豆
- 蚕豆
- 白豆
- 豌豆
- 豇豆
- 豆腐
- 豆酱
- 芹菜
- 胡萝卜
- 芥菜
- 茼蒿
- 蕹菜
- 油菜
- 白菘菜
- 苋菜
- 菠
- 苦菜
- 白苣
- 莴苣
- 菜
- 匏瓠
- 南瓜
- 茄子
- 胡瓜
- 苦瓜
- 越瓜
- 甜瓜
- 丝瓜
- 冬瓜
- 酱瓜
- 芋子
- 诸笋
- 李
- 青桃
- 青梅
- 杨梅
- 栗
- 橄榄
- 枇杷
- 花生
- 乌芋
- 橘穣
- 菱角
- 香蕈
- 木耳
- 蘑菇
- 雉
- 雁
- 鹅
- 凫
- 鹧鸪
- 竹鸡
- 斑鸠
- 猫
- 鲥鱼
- 鲢鱼
- 鱼
- 鲩鱼
- 鲦鱼
- 鳜鱼
- 白鱼
- 青鱼
- 鲨鱼
- 纸鱼
- 石斑鱼
- 鳅鱼
- 鲛鱼
- 乌贼鱼
- 鳝鱼
- 鲍鱼
- 鳗鲡鱼
- 海
- 蛏
- 蛙
- 鳖肉
- 下编卷八·主治上
- 下编卷九·主治下
- 下编卷十·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