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山草)清上中二焦火热与湿

黄芩(专入心脾肺。兼入肝大肠膀胱)。书载味苦入心。又载入肺。入脾除湿。入大肠以治肠 腹痛。(痢为肠 。凡痢有寒有热。痢属于热。则其形气坚强。脉必滑实有力。身则畏热喜冷。不欲衣被。渴则恣好冷水。愈凉愈快。随饮随消。小便热赤涩痛不堪。下痢纯红。痛则便硬拒按。并或头疼身热。筋骨酸痛。此其症之实者也。痢属于寒。则其形体薄弱。颜色清白。脉虽紧数。而无力无神。脉即真弦。而中虚似实。血则微红不鲜。及或杂有紫红紫白屋漏水形。所下之物。或浅黄色淡。不甚臭秽。痛则不实不坚。或喜揉按。或喜暖熨。或胸腹如饥而不欲食。或胃脘作呕而多吞酸。或数至圊欲出不出。或口虽渴而不欲饮冷。饮冷而不欲咽。此其症之虚者也。)入小肠膀胱以治淋闭。且治中焦实火。及邪在少阳胆经。得此以为清理。一药而上下表里皆治。其功力之泛涉。殆有难为专主者耳。不知内火冲激。外邪传入。皆能恣害。上如胸膈咽喉。下如肚腹二便。中如表里之所。阴阳之界。无不病症悉形。以故腹痛肠 。(痢)寒热往来。(疟)黄胆淋闭。胸高气喘疮疡。火嗽喉腥。经闭胎漏。口渴津枯。一皆湿之所淫。热之所侵。火之所胜。(提出湿热与火。为诸病之要。)

黄芩味苦性寒。枯而大者轻飘上升以清肺。肺清则痰自理矣。(汪昂曰。痰因火动。当先降火。)实而细者沉重下降以利便。便利则肠 自去。酒炒则膈热可除。而肝胆火熄。生用则实热堪投。而腹痛斯愈。(时珍曰。仲景治少阳症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下痢黄芩汤。少阳症下后心下满而不痛泻心汤并用之。盖黄芩味苦气寒。色黄而绿。泻心火而除脾湿。俾金不受胃火上刑。故能救肺。少阳之症。虽曰病在半表半里。为胸胁痞满。实兼心肺上焦之邪。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又兼脾胃中焦之症。故用黄芩以治手足少阳相火。黄芩亦少阳本经药也。杨士瀛直指方云。柴胡退热。不及黄芩。盖亦不知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且得白术砂仁以安胎。得浓朴黄连以除腹痛。得芍药以治痢。得柴胡以治寒热往来。此虽合上与下。表里皆治。而究止为上中二焦除热与湿之味矣。(东垣治肺热。身如火燎。烦燥引饮而昼盛者。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方用黄芩一两。)但肺虚腹痛属寒者切忌。(时珍曰。肺虚不宜者。苦寒伤脾胃。损其母也。)黄明者良。中虚者为枯芩。即片芩。内实者名条芩。即子芩。上行酒炒。泻肝胆火。猪胆汁炒。山药龙骨为使。畏丹皮丹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求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求真》书籍目录
  1. 黄芩《本草求真》
  2. 黄芩《顾松园医镜》
  3. 黄芩《本草新编》
  4. 黄芩《证类本草》
  5. 黄芩《本经逢原》
  6. 黄芩《医学入门》
  7. 黄芩《本草从新》
  8. 黄芩《冯氏锦囊秘录》
  9. 黄芩《得配本草》
  10. 黄芩《本草易读》
  11. 黄芩《中药学》
  12. 黄芩《本草蒙筌》
  13. 黄芩《本草思辨录》
  14. 黄芩《本草备要》
  15. 黄芩《本草崇原》
  16. 黄芩《汤液本草》
  17. 黄芩《本草便读》
  18. 黄芩《吴普本草》
  19. 黄芩《本草经解》
  20. 黄芩《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21. 黄芩《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2. 黄芩《新修本草》
  23. 黄芩《名医别录》
  24. 黄芩《本草经集注》
  25. 黄芩《本草分经》
  26. 黄芩《中药炮制》
  27. 黄芩《本草分经》
  28. 黄芩《长沙药解》
  29. 黄芩《本草分经》
  30. 黄芩《药笼小品》
  31. 黄芩《本草分经》